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物理学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2.0~3.0 GPa、860~980 ℃、加温时间0.57~13.07 h的条件下,研究了粗面玄武岩、安山岩—榴辉岩相变过程中的石榴石生长。这一过程中的石榴生长为正常晶体生长。石榴石粒径随时间而增大,其生长速率随粒径增大而减小。粗面玄武岩—榴辉岩相变过程中的石榴石生长速率大于安山岩—榴辉岩相变过程中的石榴石生长速率,实验样品的初始化学成分及挥发份含量的不同造成了这一差别。在变质作用初期,界面是控制晶体生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高温高压下黑云斜长片麻岩的电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压力1 GPa、温度250~1 100 ℃、频率0.1 Hz~1 MHz的条件下,采用阻抗谱方法,对来自阴山造山带的太古代黑云斜长片麻岩进行了电导率实验研究。实验发现:(1) 所有样品的阻抗谱都是由一个大的高频半圆弧Ⅰ和一个小的被压缩了的低频弧Ⅱ组成,阻抗弧Ⅰ主要代表矿物颗粒内部传导机制,阻抗弧Ⅱ更有可能代表的是样品和电极之间的传导机制;(2) 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遵循Arrhenian定律,但在700~750 ℃间有近一个量级的跳跃,通过对比实验前后样品的显微照片和探针分析数据,认为这一电导率的大幅跳跃可能是样品中黑云母发生大量脱水熔融的缘故;(3) 在高温段750~1 100 ℃,部分熔融样品的电导率主要由钠离子传导控制;(4) 在低温段250~700 ℃,样品的激活能为0.53 eV;在高温段750~1 100 ℃,样品的激活能为1.41 eV。激活能的改变可能与样品的结构变化有关,还与样品和熔体中钠的含量以及扩散有关。  相似文献   
3.
地球的层圈结构、力学性质和地幔矿物的高压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武明  谢鸿森  侯渭 《物理》2005,34(2):115-122
简要介绍了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并说明了板块构造体系中岩石圈和软流层所对应的分层方法,以及各层圈的主要物质成分组成.较系统地介绍了地幔矿物的高压相变实验结果和地幔的矿物组成.结合高温高压下矿物的流变实验,讨论了岩石圈、上地幔、过渡带和下地幔的变形机制和流变学性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