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24篇
化学   286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24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63篇
物理学   1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Langevin equation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fission process of ^112Sn ^112Sn and ^116Sn ^116Sn. The mass distribution of the fission fragments are given by assuming the process of symmetric fission or asymmetric fission with the Gaussian probability sampling. The isoscaling behaviour has been observed from the analysis of fission fragments of both the reactions, and the isoscaling parameter α seems to be sensitive to the width of fission probability and the beam energy.  相似文献   
2.
歧管式微通道流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岐管式微通道(MMC)热沉具有热阻小、结构紧凑、冷却液流量小、流速低、沿流动方向温度分布均匀等优点.本文针对以去离子水为介质的岐管式微通道(宽W=100 μm,深H=300 μm)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的雷诺数范围为5O~3500.结果表明工质在微通道内流态由层流向紊流转变的临界雷诺数提前,此外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值也吻合较好.最后在实验基础上,拟合出工质在层流和紊流下的流动阻力经验关联式.  相似文献   
3.
利用融合蒸发反应116Cd(14N,4n)126Cs布居了126Cs的高自旋态.观测到了100多条新的γ跃迁和相应的能级,建立了双奇核126Cs由9个转动带构成的能级纲图.尝试性地指定了大部分能级的自旋和宇称以及各转动带的Nilsson单粒子组态.极大地丰富了已有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测量了在25MeV/u^6He轰击^9Be靶的破裂反应产生的α碎片双微分截面及角分布,并在Ser—ber模型的框架下计算了在破裂反应中衍射破裂与擦去过程的贡献,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基于包含衍射破裂和擦去过程的Serber模型可以对^6He的直接反应进行较好地描述,擦去过程的贡献远大于衍射破裂的贡献.相对于^6Li而言,^6He较大的去2n微分截面源于它的弱束缚特性。  相似文献   
5.
Theformationofanewtypeofself_assembledmultilayerfilms,moleculardeposition(MD)films[1,2],isafastdevelopingareaofthinfilmresearch.Thisnewmethodoffilmpreparationisbasedonionicattractionbetweenoppositechargedchromophores.IncomparisonwiththeclassicLangmuir_Blo…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微孔结构的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熔纺/冷拉伸法制备了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研究了工艺条件对微孔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微孔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纺丝温度的下降或熔体拉伸比的提高,最大可几孔径及孔隙率增大;熔纺中冷却风速提高,最大可几孔径及孔隙率较大;温度低于110℃时,热处理对最大可几孔径及孔隙率的影响较小,在120-130℃时,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最大孔径及孔隙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随着初纺中空纤维拉伸倍数的增加,孔隙率先增加而后下降。  相似文献   
7.
大分子引发-转移-终止剂杨文君,李俊柏,沈家骢(青岛化工学院橡塑工程研究所,青岛,266042)(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3)关键词聚苯乙烯,聚丙烯酰胺,嵌段共聚,扩链反应,引发-转移-终止剂含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基的有机硫化物或大分子,在...  相似文献   
8.
用X-光衍射,偏光显微镜及DSC对含两种不同长度介晶基团4,4’-联苯二酚(Ⅰ)和对苯二甲酸二(对羟苯基)酯(Ⅱ)的系列共聚酯的液晶态进行了表征,据其液晶态中两种介晶单元的堆砌方式提出了可能的模型,这种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液晶态的X-光衍射分布.  相似文献   
9.
丙烯醇等离子体处理聚四氟乙烯的表面结构与润湿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四氟乙烯经丙烯醇等离子体处理后,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亲水性的聚合物薄膜。水在表面的接触角为40—60°不等,由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决定。对表面的全反射红外光谱、ESCA分析和SEM观测发现,等离子体处理后在原表面上形成的聚合物膜包含—CH_3、—CH_2、C=O和C—OH等基团,并且表面光滑、平整。  相似文献   
10.
采用杂化碳酸钙微球作为模板, 利用LbL技术, 选择聚苯乙烯磺酸钠(PSS), 烯丙基胺的盐酸盐(PAH)和二烯丙基二甲基胺盐酸盐(PADA)聚电解质, 分别组装了PAH/PSS(弱/强)聚电解质胶囊和PADA/PSS(强/强)聚电解质微胶囊. 除去模板后得到了球形良好、分散均匀的聚电解质微胶囊. 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杂化碳酸钙微球作为聚电解质微胶囊的模板, 得到的微胶囊的囊壁厚而致密, 同时, 由于组装采用的聚电解质的种类不同, 囊壁的微观形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