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化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给出了非平凡4-调和映照的一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剂浮选法分离富集环境水样中罗红霉素,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罗红霉素进行测定。罗红霉素的最佳浮选条件为在磷酸氢二钾溶液中,以异丙醇作浮选溶剂,控制溶液pH为9.0,氮气流量15mL·min~(-1),浮选时间30min。罗红霉素的质量浓度在8.2~40.2mg·L~(-1)范围内与其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26mg·L~(-1)。在河水及湖水样品中分别加入3个浓度水平的罗红霉素标准溶液做方法的回收试验,测得平均回收率均超过90%。  相似文献   
3.
碳纳米管复合海藻酸微球药物载体的释药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EO137-b-PPO44-b-PEO137三嵌段聚合物促进碳纳米管在溶液中的分散,进而制备出碳纳米管复合海藻酸微球药物载体.碳纳米管的引入对海藻酸微球的结构与形态无明显影响,但有效地提高了其稳定性,药物包封率从76.5%提高到89.2%.进一步研究发现碳纳米管复合海藻酸微球的溶胀行为和药物释放行为继承了海藻酸的pH敏感性,在胃pH 1.0环境中溶胀度仅为约76%,而在肠和结肠pH环境中溶胀度可达到2 000%以上甚至溶蚀,适合于用作肠和结肠中的药物控制释放.同时,碳纳米管的引入能够有效地降低药物的释放速率,提高缓释效果,而且不会额外地增加载体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4.
现行教育制度下的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不仅繁琐而且冗余,这种现实为大学生们系统的学习物理知识设置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基于思维拓展的大学物理教学进行研究,展示思维拓展这种教学方式于大学物理教学方面的先进性.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使大学物理授课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为大学生们系统的学习物理找到了一条捷径.笔者通过对智力、男女性别比例差异不大的两组同学进行热传导知识的讲授,一组用常规教育模式,一组用思维拓展的模式,之后进行统一测试,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以竖直盘管直接蒸发内融冰式冰蓄冷空调蓄冰槽内的传热过程为基础,利用热阻网络法和能量平衡建立了融冰过程的数学模型,对其融冰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融冰过程中蓄冰槽盘管出口的制冷剂温度随时间逐渐升高,但在后期存在一个因冰柱碎裂上浮导致自然对流瞬时得到强化从而引起的短时间轻微下降现象。另外,蓄冰槽内的传热系数经历了先骤然降低,然后维持稳定,最后又快速上升的过程。该现象与盘管外由于冰融化所形成的水环直径有关,水环直径越大,释放冷量的速度就越小。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在光电子学、纳米电子学、储能器件、电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一类被持续关注的代表性二维层状材料.在材料应用过程中,对材料掺杂特性的调控会极大地改变器件的响应性能.因而,对利用掺杂手段调控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器件响应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化学离子插层方法的发展为二维材料的掺杂调控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以WS2为例,采用电化学离子插层方法对厚层WS2的掺杂特性进行优化,观察到离子插入后器件电导率的显著增强(约200倍),以及栅压对器件光电响应性能的有效且可逆的调控.本文通过栅压控制离子插层的方法实现对WS2器件光电响应的可逆可循环调节,为利用离子插层方法调控二维材料光电器件响应性能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晓兰 《数学之友》2022,(23):29-30
研究学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起点.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师可从学前调研起步,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和心理特征,把握“出发点”;择机退后,把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突破“生长点”;适时向前,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提升“关键点”.以学促教,以学评教的课堂理念,让学生自主站在课中央,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8.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不仅是是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而且是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重要源泉,是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本文结合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对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及提出一些改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达到深刻认识和理解机械波的产生和特点,从而建立机械波的数学表达形式——波函数,运用多媒体技术、板书、演示实验及组织学生组成"人浪"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学生的参与和感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习方式具有研究性.  相似文献   
10.
结合光电检测技术课堂教学实践,阐述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即问题研究教学法的灵活运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理论教学与实验、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其潜能;学生成就感、自信心的建立能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索的热度;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