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22篇
物理学   10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朋勉  刘自力 《分子催化》2005,19(6):444-447
应用XPS、DTG、DTA和XRD技术,分析了La提高催化剂Co-La/γ-Al2O3活性的原因.加入La后,XPS分析得出,Co2p在催化剂表层含量是未加前的1.65倍;DTG和DTA表征显示,La对催化剂的热效应影响很小;XRD分析表明,La的加入提高了Co3O4的分散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KBH4还原法制备了非晶态Co-B和Co-Zn-B催化剂,以肉桂醛选择加氢制肉桂醇为探针反应,研究了Zn对Co-B非晶态催化剂的修饰改性作用,并采用XRD、DSC、XPS、和H2-TP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少量的Zn没有改变Co-B催化剂的非晶结构,但提高了催化剂主体的热稳定性,其中1%的Zn可使Co-B非晶态催化剂主体结晶放热峰提高12K,并在665K出现新的H2脱附峰,说明催化剂因掺入锌形成了新的氢吸附中心,锌在催化剂中以金属态和氧化态两种形式存在.催化剂的整体均衡而局部电子分布不均衡的缺陷势结构增强了对肉桂醛分子C=O双键O原子的侧链偶合吸附与金属氧化物的金属离子对羰基的极化作用协同活化了肉桂醛的C=O双键,提高了催化剂对C=O双键的加氢选择性.加氢反应工艺条件及催化剂寿命研究表明,适宜的反应温度为413K,氢压为2.5MPa,反应时间为3.0h,肉桂醇的最高产率可达84.0%,并具有较好的催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刘自力  刘红梅 《分子催化》2007,21(6):550-555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Bi2O3-WO3光催化剂,研究了Bi2O3-WO3光催化与臭氧氧化协同降解糖蜜酒精废水的多相催化降解过程,并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紫外漫反射光谱(DRS)、热重-差热扫描(TG-DSC)等手段对Bi2O3-W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Bi2O3-WO3是一性能良好的光催化剂,臭氧强化了Bi2O3-WO3光催化氧化过程,反应2 h后,糖蜜酒精废水的脱色率可达90.2%.Bi2O3-WO3光催化剂的禁带宽度为2.92 eV,其中γ-Bi2WO6和Bi2W2O9是其活性中心.焙烧温度对Bi2O3-WO3光催化剂的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其中1 073 K为适宜的焙烧温度.  相似文献   
4.
刘自力  林维明 《分子催化》1999,13(3):226-228
高温下,甲烷在Mo/HZSM-5分子筛上可直接生成苯[1].虽然低温下甲烷能被Mo/HZSM-5催化剂表面的—OH所活化[2],但对甲烷在高温下的活化过程知之甚少,然而这却是很重要的.我们采用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甲烷在高温下Mo/HZSM-5催化...  相似文献   
5.
在空气气氛中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具有不同Cu担载量的CuLaHY分子筛吸附剂, 并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对分子筛吸附剂进行了表征. 通过多晶XRD确定了Cu2+及La3+离子在Y型分子筛笼内的结构与分布, 并测定了分子筛吸附剂在含二苯并噻吩(DBT)的模拟柴油中的吸附脱硫性能. 结果表明, 前驱体CuCl2中的大部分Cu物种与LaHY分子筛进行了离子交换, 进入分子筛笼内, 极少部分Cu物种以CuCl形式高度分散在Y型分子筛的笼中. La3+离子及进入Y型分子筛笼中的部分Cu2+离子处于茁笼的SI'位, 而另一部分Cu2+离子与骨架氧和水分子配位, 并牢固地定位于Y型分子筛超笼中的SII及SIII位上. 处于超笼中SII及SIII位上的Cu2+离子对模拟柴油中的DBT分子具有吸附作用, 成为吸附脱硫的中心. 当模拟柴油中有萘存在时, 与DBT分子会产生竞争吸附.  相似文献   
6.
SnO2的表面酸性及其催化臭氧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SnO2催化臭氧化降解高浓度糖蜜酒精废水为探针反应,研究SnO2催化臭氧氧化降解糖蜜酒精废水的活性,并采用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研究SnO2及金属氧化物改性的SnO2催化剂表面的酸性.催化剂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表明:吡啶分子在SnO2表面吸附时,形成六元环振动峰1 449 cm-1,说明SnO2表面存在Lewis酸中心.掺入第二组分对SnO2进行酸性调变后,酸类型和酸中心发生了变化.CuO-SnO2催化剂表面仅存在L酸,NiO-SnO2,Fe2O3-SnO2及CoO-SnO2等的表面不仅存在L酸,还存在不同强度的B酸,且Fe2O3-SnO2与CoO-SnO2存在与SnO2不同的第二类L酸.水的存在使得NiO-SnO2,Fe2O3-SnO2及CoO-SnO2催化剂表面的L酸减弱,B酸强度增强;而CuO-SnO2表面出现了弱的B酸.将催化剂的酸类型与催化臭氧氧化活性进行关联,发现B酸的存在是造成催化剂活性降低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对制备Co-Fe/硅藻土选择加氢催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在有无超声条件下,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Co-Fe/硅藻土催化剂,以肉桂醛选择加氢为肉桂醇为探针反应,在固定床微分反应器上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采用热分析、红外、XRD及正电子寿命谱等技术分析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超声波对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超声处理的催化剂对肉桂醛加氧为肉桂醇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明显提高.超声处理没有改变催化剂载体的结构,但使主、助催化剂更好地分散在载体上,使催化剂表面的两类缺陷尺寸变小,同时增加第二类缺陷数量,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翡翠贻贝珍珠层的XRD和FTIR光谱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翡翠贻贝贝壳的珍珠层、棱柱层进行了XRD和FTIR光谱检测,对文石的ν1,ν2ν4三个内振动模式的频率进行了分析。文石的ν1ν4带在所有的样品中不存在频率位移现象,与洞穴文石的相关谱带的频率一致;ν2带频率却存在较大差异,珍珠层、棱柱层的ν2带存在频率位移,初步推测生物合成文石与热效应有关,内部储存有过剩的能量,可作为研究生物矿化机理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吸附法,考察了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精制环丁烯砜的方案,利用UV-Vis,FTIR,XRD对其进行分析检测,重点对环丁烯砜、环丁砜的FTIR谱图进行了解析.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串联去除工业级环丁烯砜杂质的效果最佳.利用精制的环丁烯砜催化加氢,合成出了高纯度的环丁砜,转化率大于99.8%,为工业装置技术改造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稀土元素Eu对Mo/HZSM-5催化剂催化甲烷芳构化反应的影响,发现适量的稀土元素Eu可提高催化剂的甲烷转化率及苯选择性,在1023K反应时,甲烷的转化率达19.3%,苯的选择性达97.5%,且铕的促进作用随硅铝比的增加而加强.失活催化剂经氢气吹扫后,其活性较初活性略有提高.积炭分析表明,铕加速了催化剂的积炭,且适量积炭对芳构化反应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