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物理学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刘成道 《物理实验》1990,10(1):27-28
高三物理教材中的自感现象,大多是通过J2425型变压器原理说明器进行演示。有的学校可能没有,而且同用一件仪器,两次分别演示通电自感现象和断电自感现象,课堂上存在着操作麻烦的严重弊端,同时也不能给学生一个通断电自感的完整印象。为此,我对原演示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不但能使通、断电自感现象一次完成,达到使用方便、印象完整的目的,而且还可观察断电后瞬时感生电流(电动势)的方向,有助于验证教材中所述“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的”这个结论。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2.
刘成道 《物理实验》1990,10(4):176-177
一般毛细现象的示教,多使用细玻璃管插在容器内演示,可见度不大,尤其在演示水银的毛细现象时,管内水银面低于管周围的水银面,则更无可见度可言。另外,若同用一件教具演示水的浸润上升和水银的不浸润下降,课堂上得先后两次显示,既麻烦,对比作用也远不如同时显示鲜明突出。为此,我用有机玻璃制作了一个双联扁平式毛细现象演示器,有效地克服了以上不足。  相似文献   
3.
高二物理(甲种本)238页,有一个空气被激放电的实验,使用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验电器,让它们上端的金属球互相靠近,然后将火焰置于两球之间,由两个验电器所带正负电荷的中和,说明空气在火焰的  相似文献   
4.
发光二极管在电磁学演示实验中很有用处。例如,图1是用反向并联的两只发光二极管的交替发光来显示振荡电流。然而仅按图1的装置,实验中尽管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L和C的值,或适当提高E(E太高将会损坏发光二极管),由于振荡电流的衰减过快,D_1和D_2都只能各发一次光,亦即只能显示一次全振荡,实验能说明问题,但有些美中不足。为了提高演示效果,增强实验说服力,是否能让D_1和D_2再多发一次光呢? 改进的实验电路如图2所示,在两只发光二极管支路中,各正向串进一节干电池,作为衰减过快的振荡电流的部分补充,主要  相似文献   
5.
晶体传热的各向异性,是现行高中物理教材(甲种本)第二册的一个演示实验,做好这个实验有一定难度,现将做好这一实验的经验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覆杯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覆杯演示实验是证明大气有压强的一个传统实验。这个实验不难做成,也很吸引学生,但是总有少数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纸片不掉下来是不是被水粘住了?”为了消除学生的怀疑,同时使实验现象更加生动,可对覆杯实验进行一些改进,介绍如下。1.如图1所示,在杯内加放一个玻璃彩珠。演示时手拿杯底轻微幌动,则彩珠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