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96篇
物理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在HCl介质中,联苯胺的存在对KBrO3氧化吡咯红反应有抑制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联苯胺的荧光动力学新方法。对方法的介质条件、试剂用量、干扰物质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30~400ng/mL,检出限为14.4ng/mL,对11份浓度为80ng/mL,300ng/mL的联苯胺标准溶液进行平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和1.2%。本法用于塑料和雨水中联苯胺的测定,回收率为97.8%~102.1%。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6G催化荧光法测定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在高氯酸溶液中痕量铁对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 6G具有催化作用 ,建立了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 1.4× 10 - 8g·ml- 1,线性范围为 0 .0 2 0 .6 μg·ml- 1。该方法用于人发、面粉中痕量铁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动力学荧光增敏法测定痕量钒(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稀硫酸介质中柠檬酸存在下,钒(Ⅴ)催化溴酸钾氧化吖啶红的荧光增强作用,建立了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钒(Ⅴ)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0~3.00μg/L,检出限为0.04μg/L。本法已用于水样、大米和花生仁中痕量钒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依据三螺旋DNA的形成,以氧化石墨烯为基础建立了一种识别特定序列双螺旋DNA的方法。单链探针DNA能够通过静电引力作用吸附在氧化石墨烯表面,标记在单链DNA末端的荧光探针分子TAMRA由于荧光能量共振转移作用使得其荧光发生淬灭。加入目标双螺旋DNA后,单链探针DNA与目标DNA分子形成三螺旋DNA,探针DNA从氧化石墨烯表面脱附,标记在探针DNA上的荧光分子的荧光恢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荧光恢复的强度与探针DNA的浓度在20.0~300.0 nmol/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6.9 nmol/L。该方法在DNA药物筛选及基因疾病的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法,使用碳源蛋白胨制得荧光碳量子点(CQDs)。使用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该CQDs溶液的荧光能够被Cu2+猝灭,草酸能够使CQDs的荧光恢复。据此建立了碳量子点“关-开”型荧光探针测定草酸的新方法。荧光恢复程度与草酸浓度在8~65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8μg/mL。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寿命探究了CQDs对草酸的荧光响应机理。Cu2+能够对CQDs的荧光产生动态猝灭,C2O42-与Cu2+结合,减少了溶液中游离的Cu2+,导致CQDs的荧光恢复。该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西红柿和圣女果中草酸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6.
试验表明:在pH 3.8的乙酸盐缓冲介质中,克林霉素磷酸酯(CLP)能将铁(Ⅲ)还原为铁(Ⅱ),而所生成的铁(Ⅱ)与邻菲啰啉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λmax=508nm),且生成的铁(Ⅱ)量与CLP之间存在定量关系,经换算所测得吸光度与CLP的质量浓度在0.70~140mg·L-1之间呈线性关系。据此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FI)提出了FI-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药物中CLP的新方法优化的分析条件如下:①乙酸盐缓冲溶液的加入量:2.5mL;②铁(Ⅲ)溶液质量浓度:10.0mg·L-1;③邻菲啰啉溶液浓度:1.5×10-3 mol·L-1;④反应温度:85℃。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60mg·L-1。应用此方法测定了药物中CLP的含量,测定值与国家药品标准方法的测定值相符。  相似文献   
7.
在pH为4.0时,Al3+与核固红形成的螯合物能够通过静电作用力和疏水作用力在蛋白质表面聚集形成聚集体。据此,提出了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测定蛋白质的新方法。研究了体系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共振散射光谱。采用共振光散射技术测定了金属螯合物的组成。探讨了反应机理和共振光散射增强的主要原因。在440 nm处,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2~12.0μg·mL-1和0.6~26.0μg·mL-1,对应的检测限分别是19.9 ng·mL-1和40.9 ng·mL-1。在584 nm处HSA和BSA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5~6.0μg·mL-1和0.2~14.0μg·mL-1,检测限分别是11.5 ng·mL-1和23.3 ng·mL-1。方法可用于人血清、唾液和尿样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将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考马斯亮蓝法的测定结果进行对照,经t-检验证明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吡喃并[4,3-b]吡喃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荧光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光谱法分析了在生理条件下一种吡喃并[4,3-b]吡喃衍生物—2-氨基-7-甲基-4-(4-硝基苯)-5-氧代-4H,5H-吡喃并[4,3-b]吡喃-3-腈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制。求得不同温度下二者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探讨了微量金属离子对实验体系结合常数的影响,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这种吡喃并[4,3-b]吡喃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类型。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测定了这种吡喃并[4,3-b]吡喃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结合时,能量给体-受体间的作用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并用同步和三维荧光技术讨论了其衍生物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喃并[4,3-b]吡喃衍生物主要以静态猝灭方式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强度显著降低,二者主要凭借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  相似文献   
9.
通过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苯溴马隆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反应结合特征。结果表明,苯溴马隆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具有静态猝灭作用,且用同步和三维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BSA构造的影响。通过F 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和Lineweave-Burk方程式分别得出了两者的作用距离、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此外,还求算了结合过程的基本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0.
曙红B共振光散射法测定微量的盐酸异丙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染料曙红B与盐酸异丙嗪的结合反应.在pH=3.50的Walpole介质中,曙红B本身的共振光散射信号较弱,与盐酸异丙嗪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后,体系的共振光散射明显增强,并且光散射增强强度与盐酸异丙嗪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高灵敏测定盐酸异丙嗪的方法.在体系的最大散射波长363 nm处,测得盐酸异丙嗪的线性范围为7.5×10-8~4.5×10-6 g/mL,检测限为1.8×10-8 g/mL,用于盐酸异丙嗪片剂、针剂、人血清及尿样中盐酸异丙嗪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