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9篇
物理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天然水体底质中腐植酸的光谱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用紫外-可见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三维荧光光谱和荧光等高线谱对提取的腐植酸和商品腐植酸进行了表征,并将分析结果与Aldrich和上海试剂二厂生产的腐植酸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底质腐植酸之间以及同商品腐植酸的紫外-可见光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相似,含有相同类型的官能团。对不同腐植酸的三维荧光光谱和荧光等高线谱的分析表明其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腐植酸有较明显的荧光光谱特性,可以尝试使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来揭示其在结构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基于全景环形透镜的成像技术是全景成像中的一种最具潜力的成像方式,具有高分辨率的长焦距全景环形透镜成像系统光学结构较复杂,结构设计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全景环形透镜成像系统的光路结构及成像特性,详细讨论了全景环形透镜和转像透镜组两部分的设计方法,分别设计了单块全景环形透镜和复杂化全景环形透镜,并对它们的像差特性做了对比,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光路衔接条件和像差补偿方案.该设计采用小尺寸CCD离轴扫描接收环形像,同时分析了这种扫描机构的可行性.系统要求在300m处需分辨250mm大小的物体,通过计算合理地选择了系统焦距和CCD型号并制定了一套技术指标.最终设计出了焦距8mm,F/#3.2,侧向视场40°~100°的高分辨全景环形透镜成像系统,系统由三胶合结构的全景环形透镜和8片6组的转像透镜组构成,所有表面均为球面.该系统全视场的调制传递函数在80lp/mm处均高于0.5,最大视场像面的相对照度高于0.95,全视场f-θ畸变在±3%以内,该设计很好地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设计合成了卟啉的降冰片烯单体,采用Grubbs催化剂与长链烷基的降冰片烯单体开环易位聚合,直接得到了卟啉降冰片烯聚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等手段研究了卟啉降冰片烯聚合物的性质,与小分子单体相比,所得卟啉高分子共聚物相当好地保持了卟啉应有的光物理、电化学等特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石墨烯氧化物(GO)和硫代钼酸铵((NH4)2MoS4)为前体,曙红(EY)和三乙醇胺(TEOA)为光敏单元和电子牺牲体,通过一种环境友好的光还原方法原位制备了石墨烯-硫化钼(RGO-MoSx)产氢催化剂。RGO-MoSx表现出高效的催化产氢活性,石墨烯的引入使其催化产氢效率提高至原来的2.10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证实了RGO-MoSx的组成、结构及形貌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共轭结构的二茂铁咪唑衍生物,它们在质子的作用下呈现显著的光谱、核磁及电化学响应.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其氧化还原波处于低电位,表现为分子"关"的状态;在酸性环境中,其氧化还原波处于高电位,表现为分子"开"的状态;通过酸碱的调控作用其氧化还原波可以在高、低电位之间可逆转换,能够作为一类新型的电化...  相似文献   
6.
设计合成了基于2-脉基-4[1氢]-嘧啶酮AADD四氢键萘-葱超分子组装体系UPNa·UPAn.稳态和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研究表明UPNa·UPAn四氢键组装体可以发生从茶到葱的高效、快速的单重态能量传递过程.体系内光诱导单重态能量传递的速度和效率远大于通过F(o)rster机制的单重态能量传递速率,表明组装体系UPNa·...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对羟基苯甲醛和3-溴丙炔为原料,经过巯基-炔基点击化学反应成功合成了含有双四重氢键的2,6-二碘代-8-[4-(2-脲基-4[1H]-嘧啶酮)苯基]-氟化硼二吡咯甲川化合物(IBodipy-BisUPy),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表征以及紫外、荧光、瞬态吸收、低温磷光等光物理性质测试。I-Bodipy-BisUPy可通过四重氢键非共价键作用驱动形成超分子聚合物。重原子碘的存在促进了I-Bodipy-BisUPy从单重激发态向三重激发态的系间窜越,可在低温下呈现一个近红外磷光发射峰,其三重态的寿命为56.7μs。利用微乳法将超分子聚合物制备成纳米颗粒,ESR和对1,5-二羟基萘的光敏氧化性能测试表明此超分子聚合物纳米颗粒可在水中产生单重态氧(1O2),且能够实现对底物的光敏氧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将硫化聚苯胺纳米管和镍盐混合煅烧,制得CN-NiS催化剂。通过X射线固体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光电子能谱(XPS)表征,证实了CN-NiS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形貌特征。使用荧光素和三乙胺分别作为光敏单元和电子牺牲体,最优条件下,基于CN-NiS的光催化体系产氢效率可达18.6mmol·g-1·h-1(λ=450nm)。其产氢活性明显优于前驱体聚苯胺、硫化聚苯胺或镍盐,说明CN-NiS材料是一类较好的产氢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以三联吡啶锇Os(Ⅱ)配合物为光敏剂的PS-Fe2S2型模拟铁氢化酶分子光催化剂1a及其分子间光催化模型化合物1b2, 研究了配合物1a1b的吸收光谱, 发光光谱及电化学性质. 配合物1a1b均表现出三联吡啶锇Os(Ⅱ)配合物的MLCT吸收峰; 与不含Fe2S2基团的配合物1b相比, 在配合物1a中三联吡啶锇Os(Ⅱ)配合物单元的发光被明显猝灭, 猝灭程度为92%. 而在同样浓度下, 配合物1b2组成的分子间体系中三联吡啶锇Os(Ⅱ)配合物的发光仅被猝灭了4%. 通过Rehm-Weller方程计算得出由三联吡啶锇Os(Ⅱ)配合物单元到Fe2S2活性中心的光致电子转移自由能为正, 表明分子内1a和分子间1b+2体系均不能发生光致电子转移, 体系发光猝灭的原因是三联吡啶锇Os(Ⅱ)配合物3MLCT激发态与铁氢化酶模拟活性中心Fe2S2的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氯离子配位的4-(4-甲基-苯基)-6-苯基-2,2′-联吡啶铂(Ⅱ)配合物为光敏剂,Co(dmgH)2pyCl为催化剂,三乙醇胺(TEOA)为电子牺牲体,在pH为8.5的乙腈/水混合溶剂中构建了光致产氢体系.体系光照(λ>400nm)19h后产氢量达到1.8mL,反应的转换数(TON)达到804(vs.光敏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