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篇
物理学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用X射线衍射和光电子能谱分析方法研究了二次锂电池电极材料非晶态MoS_3的结构。结果表明,非晶态MoS_3的结构是由MoS_2基本结构单元S—Mo—S夹心层与无定形S_n链的均匀混合无序堆垛而成。  相似文献   
2.
氧化物系的酸碱性至今尚无一套完整的标度。Duffy等根据Pb~(2+)等离子(d~(10)s~2组态)在氧化物玻璃系中的Rydberg跃迁提出光学碱度的概念,但这种碱度测量只适用于对紫外光透明的少数体系。Imagawa则根据Cu~(2+)在碱金属硼酸盐等玻璃系中的ESR谱变化而提出另一种碱度。  相似文献   
3.
郭常霖  陆昌伟  沈定坤  俞志中 《物理学报》1985,34(10):1336-1341
用X射线衍射和光电子能谱分析方法研究了二次锂电池电极材料非晶态MoS3的结构。结果表明,非晶态MoS3的结构是由MoS2基本结构单元S—Mo—S夹心层与无定形Sn链的均匀混合无序堆垛而成。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AES,SEM等方法研究了p-GaAs/Cr/Au和p-InP/Cr/Au体系界面,在热处理过程中的互扩散现象。用SEM观察了热处理后的表面形貌。并给出了合金化温度对比接触电阻(ρc)的影响。结果表明:对p-GaAs/Cr/Au体系在450℃热处理过程中未发生明显的互扩散,Cr层对Au的内扩散有较好的阻挡作用。该系的ρc=6~8×10-5Ω·cm2。在GaAlAs/GaAs DHLED器件中用Cr/Au作p面电极材料,在高电流密度下经5000小时工作后,器件的I-V特性未发生退化,表明该电极的热稳定性好,而p-InP/Cr/Au体系在蒸发和热处理过程中,已有明显的互扩散发生,ρc值也较高,该系不宜作p-InP/InGaAsP发光器件的p面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