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力学   18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微观基础的研究方面,曾提出过以玻色子展开和修正的Jancovici-Schiff代换为基础的理论方案.本文反方案扩充到有中子、质子和质子空穴三种玻色子的情况,用它研究Sn偶同位素由质子2p-2h激发组态混入形成的准转动带.计算结果与实验能谱作了比较并讨论了组态混合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2.
Projectsupportedbythe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HeilongiianginP.R.ChinaI.Introductionlnthatengineering,thereisakindofmaterials.Somesofteninganddamagephenomenaa1waysappearwhenthedeformationbecomeslargeenough.Forstudyingthisprocess.asofteningmode1oft…  相似文献   
3.
SH波入射时半空间界面裂纹与圆形衬砌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复变函数和Green函数法研究了双相介质半空间界面裂纹及界面附近圆形衬砌对SH 波的 散射与动应力集中问题。首先,采用映像思想构造满足自由边界条件的散射波表达式,进而求解所需的 Green函数;其次,采用裂纹切割技术构造裂纹,并根据连续性条件建立了求解该问题的无穷代数方程组; 最后,给出了不同入射波数时界面裂纹与衬砌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裂纹的存在显著放大了衬砌界面的动 应力集中。  相似文献   
4.
采用复变函数法研究了含有部分脱胶的浅埋圆形衬砌对SH波的散射问题.首先,将所研究的区域分成两个域,在圆形衬砌中构造一个满足脱胶部分应力自由的散射波函数,将其展开为含有一个待定系数的Fourier级数;而在介质半空间中应满足脱胶部分应力自由,公共边界处位移和应力连续的边界条件.然后,在"公共边界"上实施"契合",与此同时,可构造出脱胶结构,进而得到求解该同题的无穷代数方程组.最后,针对目前工程上应用较广的两种典型浅埋衬砌进行算例分析,给出了地表位移的数值结果,并讨论了入射波参数、脱胶位置以及埋深对地表位移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复变函数法和多极坐标方法,研究了弯曲波对含有多圆孔薄板的散射问题。通过板的弯曲波动方程和内力方程的推导,求出在入射弯曲波条件下该问题的一般解的函数逼近序列和边界条件的表达式。用展开正交函数的方法将待解的问题归结为对一组无穷代数方程组的求解。最后,给出了含3圆孔薄板的孔边动应力集中系数的结果,并分析了孔间距和波数对动应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界面脱胶圆夹杂对SH波散射的远场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Green函数方法和复变函数法研究了SH波对界面脱胶圆夹杂的散射问题,并给出 了远场解答. 首先,沿双质材料界面将整个空间分成上下两部分, 在下半空间,给出了在水 平表面上任意一点承受时间谐和的出平面线源载荷作用时的位移函数,取该位移函数作为 Green函数. 其次,在下半空间,利用相关文献给出的Green函数,在上下空间连接时在双质材料界面处满足 连续性条件,构造出半圆形脱胶裂纹,进而求出应力和位移的表达式,建立积分方 程组, 给出了散射波远场位移模式和散射截面的解答, 分析了在不同参数变化时SH 波散射的远场特性. 结果表明,脱胶结构的存在对位移和散射截面有较大的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玉成  刘庸  齐辉 《中国物理 C》1990,14(3):247-252
集体态空间截断会导致粒子表示与空穴表示不等价.本文以玻色子展开和MJS代换为基础的微观方法,以半满壳核120Xe为例研究了这个问题及两种表示的差别对参数的依赖性.同时也研究了Xe同位素系列核谱结构从振动型向γ——不稳定型的相变.  相似文献   
8.
对稳态SH(shear horizontal)导波在表面含有多个半圆柱形凹陷的弹性带形介质内的散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解析解。首先,运用导波展开法构造平面SH导波;然后,利用累次镜像法构造出满足带形域上、下两条直边界应力自由条件的散射波;最后,根据凹陷边沿的切应力为零的条件得到定解方程。通过算例分析了累次镜像法的精度、凹陷边沿的动应力集中和上、下边界位移幅值的变化情况。数值结果表明:只有一个凹陷时,中高频率的入射波和小厚度的带形域会引起凹陷边沿更高的动应力集中,上边界位移幅值的最大值会出现在凹陷的迎波面附近;当有两个凹陷时,大多数情况下,第二个凹陷对第一个凹陷边沿的动应力集中起放大作用,并且在理想弹性带形介质内,两凹陷之间的影响在相距无穷远时也会存在。  相似文献   
9.
利用复变函数法和波函数展开法, 对地表软覆盖层中浅埋圆形夹杂在稳态SH波作用下的动应力集中问题进行研究并给出了解析解。根据SH波散射时的衰减特性, 采用了大圆弧假定的方法, 将半空间覆盖层直线边界问题转化为曲面边界问题。通过算例分析了SH波垂直入射时, 不同入射波波数和圆夹杂与半空间的波数比对圆形夹杂周边动应力集中因子的分布和动应力集中因子最大值变化的影响。算例表明, 圆形夹杂越“软”, 其波数越大, 夹杂周边的动应力集中因子越大; 入射波波数约0.35时, 夹杂周边的最大动应力集中因子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抗酸化微生物复合菌系(AAMC)通过多种耐酸、嗜酸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在克服由于酸化抑制导致的餐厨垃圾堆肥发酵崩溃问题方面效果显著,接种AAMC可明显加速有机物质降解。然而生物堆肥存在有机物彻底降解和碳重新固定(形成稳定的腐殖质类物质)两种途径,有机质降解与腐殖质形成具有互动关系,为腐殖质形成提供原材料。为探究接种AAMC对餐厨垃圾堆肥腐殖质品质的影响,采用树脂柱法进行腐殖质分组,分别研究接种AAMC对富里酸、亲水性组分和胡敏酸3个组分分子结构复杂度和稳定性的影响。设接种组(AAMC)、加碱组(MgO和K2HPO4)和自然堆肥组3个处理,采用三维荧光技术(EEM)结合两种定量表征方法区域体积积分(FRI)和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实现对富里酸、亲水性组分和胡敏酸3个组分光谱学性质定量表征的准确性和完整性。FRI结果显示,堆肥结束后3个腐殖质组分中表征简单分子结构组分例如羧基或蛋白源结构区域的Pi, n值均降低,接种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降低幅度大小排序为:接种组>加碱组>对照组。表征高芳香度和缩聚程度的胡敏酸类物质区域的Pi, n值均上升,且接种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其他两处理,上升幅度排序也为:接种组>加碱组>对照组。PARAFAC结果显示,富里酸和胡敏酸组分又可分成短波长胡敏酸、长波长胡敏酸和色氨酸或类蛋白类物质3个组分,亲水性组分又可分为短波长胡敏酸、色氨酸和酪氨酸3个组分。堆肥结束后,表征短波胡敏酸和长波胡敏酸组分的Fmax升高,而表征色氨酸等类蛋白类物质组分的Fmax降低,升高或降低的幅度接种组最高,显著高于加碱组和对照组。综上结果说明接种AAMC可明显促进腐殖质组分子结构复杂化、稳定化,提高腐殖质组分高芳香度和缩聚程度,改善餐厨垃圾堆肥腐殖质品质,利于施用堆肥土壤保水保肥。这可能与AAMC具有高的小分子有机酸降解、转化能力,可规避酸累积对堆肥微生物活性的抑制导致的堆肥腐殖化效率低的问题密切相关。添加化学缓冲剂也能一定程度促进腐殖质组分稳定化、结构复杂化和提高堆肥腐殖化程度。这可能与堆料pH的改善,使得小分子有机酸可被持续降解和转化,有利于堆肥腐殖化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