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数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文通 《中学数学》2003,(11):22-24
数学问题解决的一条基本思路是"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将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弗里德曼).化归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合情推理,它包括猜想、类比、限定、推广、分解与综合等思维过程.化归的关键是发现合情推理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发现是建立一些过程性的变式基础上的,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通过对问题的多层次的变式构造,使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及问题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而新的课程标准也提出:"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他们合情推理能力…".基于以上观点,我对<三角形相似的判定>(第一课时)的教学作了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2.
结合对2023年武汉市中考压轴题的特征分析,合理引入参数和消去参数,探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将静止的几何元素(直线和点)动态化,揭示问题本质特征,呈现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3.
4.
2011年武汉市中考数学第22题是来源于课本(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02页第5题)又高于课本的一道好题.它突出基本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考查,解法发散,能够让考生从不同的角度探求问题的解法,对中考备考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5.
问题在1/2、1/3、1/4、1/5、…、1/99、1/100中,你能能否挑出10个数,加上正负号,使它们的和等于-1?如果能,请写出算式;如果不行,请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6.
数学问题解决的一条基本思路是“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 ,将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弗里德曼 ) .化归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合情推理 ,它包括猜想、类比、限定、推广、分解与综合等思维过程 .化归的关键是发现合情推理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的发现是建立一些过程性的变式基础上的 ,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通过对问题的多层次的变式构造 ,使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及问题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以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 .而新的课程标准也提出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 ,发展他们合情推理能力…”.基于以上观点 ,我对《三角形…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一种关注 ,关注学生的成长 ,关注学生个体多方面发展 .数学教育又该如何关注我们的学生 ,如何在课堂内外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这里 ,谈点个人看法 ,与各位同行商榷 .1 关注学生的学习目标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 :“学习是一种有目标取向的过程 .目标取向 ,是反映学习者对学习目的性认识的重要表征 .在学习目标建立中不是来自外部的教学要求与规定 (由他人设定 ) ,而应来自学习过程中的内部 (由学习者自己设定 ) ,这就要求学习者或者在老师引导下 ,要会主动地了解学习任务的性质 ,明确达到何种学习目标 .例如 ,我在讲“一次函数的图像…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心理学家对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的研究的不断深入 ,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理论逐渐流行 ,并愈来愈显示其生命力 .本文系笔者对建构主义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一些学习体会 .1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疑问是建构教学的起点 ,它可以揭示学生认识上的矛盾 ,可以对学生的心理智力产生刺激 .问题是知识递进的需要 ,也是学生在先前的探索活动中产生的疑点 .在问题的情境中发现 ,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从而有利于认知结构的同化和不断分化 ,为形成更好的认知结构创造条件 .教师通过创设适宜的对象性质活动情景 ,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9.
问题 如图 1,等边△ ABC内接于⊙ O,劣弧 BC上取一点 P,连结 PA、BP、PC,求证 :PB +PC =PA.1 问题的证明(1)如图 2 ,将△ BCP绕点 B逆时针旋转6 0°,使点 C和点 A重合 ,点 P落在 AP上点 D处 ,则 AD =PC,又易证△ BDP是等边三角形 ,故 BP =PD,从而 PB +PC =PA.图 1   图 2   图 3   图 4(2 )如图 3,将△ ABP绕点 B顺时针旋转6 0°,使点 A和点 C重合 ,点 P落在 CP的延长线上点 D处 ,则 PA =DC,又易证△ BDP是等边三角形 ,故 BP =PD,从而 PB +PC =PA.(3)如图 4 ,过点 A作 AE⊥ PC于点 E,再将 Rt△ …  相似文献   
10.
古老的勾股定理与传统的整数结合在一起,会产生许多有趣的问题,现举几例加以说明.为方便起见,我们记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 一、勾股三角形的问题三边长都是整数的直角三角形叫做勾股三角形. 例1 求证:勾股三角形中必有一条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