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3篇
数学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核质关系是细胞遗传上的根本问题,在活的游离细胞上进行核质关系的分析研究,一般是比较便利的,我们所获得的棘尾虫人工骈体畸型和背联体畸型,它们便是核质遗传关系的结果。它们可以长期培养,继续传代,这表明获得性在某种条件下是可以遗传的,我们证明了小核在一般生活和无性生殖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作用,在一般生活中大核的作用很明显,但当无性生殖过程中,细胞质的作用显然居于主导地位,大核要在分裂过程完全安定后,才进行它的作用。这说明核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因时因事而异的。  相似文献   
2.
在背联体棘尾虫上发现了各种式样的大核调节现象,这些大核调节现象都是在背联体棘尾虫保持完满正常的外形下进行的,反映出背联体棘尾虫的细胞质比它的核器稳定。如果相联二虫细胞质间的协调和均衡发生变化,大核则总是随着起变化,表现为向突出的细胞质部分伸展.摘除全部大核的实验进一步表明,背联体棘尾虫的外部形态稳定与否主要是与细胞质有关。  相似文献   
3.
张作人  庞延斌 《中国科学A辑》1980,23(11):1099-1104
人工骈体棘尾虫的“纤毛图式”与一般报道的“双体动物”不同,它不是两套正常生“纤毛图式”的简单总和,而是在此基础上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例如左侧的反向口围带、缘棘毛列的数目、腹面棘毛的位置和数目、背触毛列的数目等等,经过重新调整所形成的新整体,具有它自己的特点.这种“纤毛图式”,虽然其中的某些“纤毛器”如腹面棘毛的数目和位置还没有完全稳定,似乎象是“彷徨变异”,但从总体构造上来看是正常遗传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