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0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
研究了温度,盐度及其交互作用对细巧华哲水蚤24h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种适温范围1-27度,最适温度为15-20度,适盐范围0-29.3‰,最适盐度为12.4-18.9方差分析显示了温度,盐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存活率均有极显著影响,依贡献大小为温度>盐度>交互作用,当培养条件接近自然海区的温度或盐度时,细巧华哲水蚤具有最大的适盐,适温范围。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对虾集约化养殖尾水的富营养化程度以及对水域环境的影响, 采用龙须菜和缢蛏单养和混养方式来研究对海水养殖尾水中营养物质的去除效率及处理过程中的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应用大型藻类龙须菜以及龙须菜和滤食性贝类缢蛏混养处理海水对虾养殖尾水均能取得明显效果, 其中龙须菜和缢蛏混养24h对水体中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磷酸盐、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76.92%、77.97%、77.88%、80.00%、71.67%和71.95%. 缢蛏对水体浮游植物和总磷也有明显的去除效果, 但在实验时间内未能观察到对其他营养盐含量的明显去除效果; 且实验期间浮游植物种类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但进行过程中混养组浮游植物丰度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3.
铜绿微囊藻对三角帆蚌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不同铜绿微囊藻培养浓度下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显示:微囊藻毒素对三角帆蚌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显著,实验后期试验蚌的排氨率下降明显;三角帆蚌在高浓度蓝藻条件下其代谢O:N比值增加明显,说明其呼吸代谢底物由原来以蛋白质为主改变成了以脂肪和蛋白质为主.研究表明,三角帆蚌能较好地适应低浓度的产毒铜绿微囊藻,但在高浓度的铜绿微囊藻培养条件下会产生较强的胁迫反应.  相似文献   
4.
藻类中EPA、DHA的含量及其在水产养殖等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藻类中EPA、DHA的研究现状。藻类中廿碳五烯酸(EPA)和廿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在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不同品系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培养液的配方、温度、光照强度、盐度、通气及培养时间等许多因子都能不同程度地影响藻类中EPA和DHA的合成和积累,但不同种类的影响效果不尽一致。富含EPA和DHA的藻类在水产养殖、人体保健和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2种水生植物在污水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体污染目前受到广泛的关注,监测和治理污染水体的新方法不断涌现.本文介绍了用植物治理污水的机制;凤眼莲和芦苇在污水治理中的应用.探讨了季节对水生植物污水治理效果的影响及应用水生植物治理污水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几个生态因子对不同品系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研究了盐度、温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对不同品系三角褐指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3个品系生长有显著的影响(P<0.01),各盐度水平对生长率影响的优劣顺序为5.0、11.6、24.6 37.7 44.2、1.l 50.7.在不同品系中,SS02品系是一株耐低盐不耐高盐的品系,XS03是一株耐高盐不耐低盐的品系,而ZS08对盐度的适应性更广,SS02和ZS08品系生长的最适盐度为1.1~24.6,XS03的最适盐度为5.0~37.7,不同温度对3个品系的影响基本一致,均属低温品系,以15℃最好,其它依次为10℃,20℃,5℃,25℃光照强度对不同品系藻类的生长率和细胞密度影响达极显著(P<0.01),以4000lX和6000lX水平最优,其它依次为2000lx,8000lx,1000lx.  相似文献   
7.
改性明矾浆和滤食性动物控制月湖的蓝藻水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0年初夏宁波月湖发生大面积蓝藻水华。同年8月1m^2水面喷洒55.6g改性明矾浆应急除藻后,蓝藻水华基本消失。2000年底和2001年初,1 hm^2水面放养尾均重25.6g鲢、鳙鱼种3500尾和平均体长7.5cm的三角帆蚌蚌种6700尾。2001和2002年不再出现蓝藻水华,水体表观质量明显提高,透明度保持在100cm以上。2001年8月份月湖浮游蓝藻数量比2000年同期下降87.5%,总氮下降26.0%,总磷下降70.0%。  相似文献   
8.
铜锈环棱螺对微囊藻的摄食及其毒素积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2组室内实验研究铜锈环棱螺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摄食与毒素积累,其中摄食试验分别以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饵投喂不同密度铜锈环棱螺,对其清滤率CR(mL·ind^-1·h^-1)和滤食率FR(cells·ind^-1·h^-1)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饵料种类和实验动物密度对铜锈环棱螺的清滤率和滤食率均有显著影响.毒素积累试验分别以单一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50%铜绿微囊藻+50%四尾栅藻的混合藻液和单一铜绿微囊藻3种处理投喂铜锈环棱螺达15d,用ELISA法检测,得到了微囊藻毒素(MCs)在螺体内的动态变化曲线.试验同时表明,藻毒素在铜锈环棱螺各组织中的分布有显著差异,藻毒素积累量依次为肝脏〉鳃〉消化道〉头足部.  相似文献   
9.
宁波月湖放养罗非鱼前后的水体理化因子检测结果表明, 放养罗非鱼后水体透明度有较大改善,年平均升高0. 16m,与同期进行的浮游生物调查结果十分吻合.与此相反,水体COD、TP和TN比前一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TN差异显著(P<0.05),TP为极显著(P<0.01);通过与进水口的水质对比,发现TN、TP受外源水质影响明显.多元回归方法分析证明月湖TP的增加与罗非鱼放养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而罗非鱼对浮游藻类的牧食压力导致了水体叶绿素的减少及透明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13种饵料微藻的脂肪酸组成特点及在河蟹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96~1999年间对我国13种习见海、淡水微藻及部分单克隆藻株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PUFA)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各自适宜培养条件下获得的13种藻类细胞中,硅藻门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和金藻门的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idis)具有较高的EPA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比例分别为19.13%~28.00%、24.62%、27.80%、21.45%和26.65%;而13种藻类细胞中DHA的含量普遍较低,只有绿色巴夫藻、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和等鞭金藻(Isochrysis sp.)存在有意义的DHA含量.蓝藻门的钝顿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绿藻门的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盐藻(Dunaliella salina)、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sp)、淡水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和淡水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没有或仅有很小比例的EPA和DHA.利用高EPA藻种三角褐指藻和DHA含量较高的球等鞭金藻饲育河蟹第一期(ZI)和第二期蚤状幼体(Z2),Z1至Z2的变态率及大眼幼体(M)育成率均明显高于海水小球藻、螺旋藻和鸡蛋黄饲育的对照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