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5篇
综合类   4篇
物理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易得且廉价的乙苯为起始原料合成了茚达特罗的中间体5,6-二乙基-2,3-二氢-1H-茚-2-胺盐酸盐.该合成方法分8个步骤:氯丙酰化、环化、肟化、钯炭氢化还原、氨基保护、乙酰化、还原、去保护并成盐,得到最终产品.产品通过元素分析、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使用LKB 2277热活性监测器测定了大肠杆菌在几种含吡啶双酰胺基双Schiff碱作用下的生热曲线,得到了不同Schiff碱在不同浓度下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生热速率常数k、传代时间、半抑制量浓度。结果发现,含有2,4-二羟基苯甲醛双Schiff碱(Ⅱa和Ⅱg)对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抑制活性要明显大于含其他Schiff碱,而杂环Schiff碱对大肠杆菌抑菌活性顺序为吡啶噻吩呋喃。  相似文献   
3.
Paul阱中一维两离子系统的能带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熟知的级数截断方法,设计数值程序计算了线形Paul阱中库仑关联的两离子系统Schrdinger方程的精确解,得到接近目前离子阱实验能够实现的阱频下系统分立的运动态波函数和能谱,它们对应于阱频值的一个无穷可数的点集.在该点集内两相邻点之间连续变化阱频,由量子微扰法得到以精确分立谱为基础的能带结构,包括较宽的能隙和较窄的带宽.能带结构的存在将影响以该系统为基础的量子逻辑操作和激光边带冷却等问题,应该在实验研究中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4.
以2,6-吡啶二甲酸、乙二胺、对甲氧基苯甲醛等为原料,合成了多齿Schiff碱仲胺配体N,N′-双(2-羟基苯甲醛仲胺基乙基)-2,6-吡啶二甲酰胺(L),进一步将L与Ni~(2+),Mn~(2+),Co~(2+),Cu~(2+)和Zn~(2+)等过渡金属配位,合成了5个过渡金属配合物(A-Ni,B-Mn,C-Co,D-Cu和E-Z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及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结构推测,并采取微量稀释法考察了它们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L对3种菌的抑菌活性较好,IC_(50)值分别为30.27,21.31,26.79μmol/L;D-Cu在几种配合物中抑菌活性最好,其对3种菌的IC_(50)值分别为30.87,22.68,28.16μmol/L.  相似文献   
5.
采用分步法,首先合成了新的多齿Schiff碱配体N,N'-双(2-吡啶甲醛亚胺基乙基)-2,6-吡啶二甲酰胺(Ⅱa),进一步合成了10个新的稀土金属配合物.再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及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进行了合理的结构推测.  相似文献   
6.
7.
本文采用GC-MS法分析一种香精精油的成份,通过改变初始柱温、升温速率、进样方式等条件探索合适的GC-MS分析方法。发现初始温度为50℃、升温速率为2.5℃/min为较佳色谱条件。同时结合采用溶液稀释和直接进样的方法得到的质谱图,可解析出该香精精油的主要成份为二丙二醇、佳乐麝香、二氢茉莉酮酸甲酯、铃兰醛、芳樟醇、乙酸苄酯等。  相似文献   
8.
利用氯烃基烷氧基硅烷与苯胺反应的方法分别合成了N-苯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苯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N-苯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以及N-苯氨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4种产品的产率分别可达74%,81%,64%.69%.纯度皆可达95%以上.产品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确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9.
应用6-O-异丙酰乙二胺荧光素(IPEF)作为柱前衍生试剂,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成功地衍生、分离并检测了食用油中12种脂肪酸:戊酸(C5)、己酸(C6)、庚酸(C7)、辛酸(C8)、壬酸(C9)、癸酸(C10)、月桂酸(C12)、肉豆蔻酸(C14)、棕榈酸(C16)、油酸(C18∶1)、硬脂酸(C18)、亚油酸(C18∶2)的含量.以1-乙基-3-(3-二甲胺丙基)碳酰亚胺(EDC)为缩合试剂,IPEF与羧酸在50℃反应40min即可较完全衍生.采用C18柱分离脂肪酸,色谱柱采用pH 6.5的甲醇-水(65/35,V/V)流动相平衡,进样后,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λex为504nm,λem为525nm.该方法检出限可达0.2~0.8nmol.L-1.  相似文献   
10.
用微量热研究一系列新型吡啶酰胺希夫碱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不同的吡啶酰胺希夫碱衍生物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 通过热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生长速率常数(k)和抑制率(I), 我们获得了吡啶酰胺希夫碱衍生物的抗菌作用效果. 通过药物作用于细菌处于生长对数期的实验发现, 有两种化合物(F和G)对大肠杆菌生长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 他们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是0. 106 和0. 113 g/L, 但是药物对大肠杆菌的无氧发酵过程抑制作用比较差. 通过进一步分析药物结构与药物半抑制浓度, 我们发现: 希夫碱衍生物的亲水性对其抗菌活性有很大的影响, 这主要是由细菌的细胞膜结构不同所致. 对希夫碱及其碱衍物的结构与抗菌活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它们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顺序为: F>G>C>D>E>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