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25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ONOO-活性氧的荧光光谱分析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ONOO^-活性氧的化学性质,并对其参与的主要化学反应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同时,比较了近年来用于ONOO^-检测的方法,并重点论述了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尤其是酶催化动力学荧光分析法在检测ONOO^-活性氧方面的优势和最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神经化学信号传递是实现大脑复杂功能的基础,因此发展神经化学信号的活体原位检测方法,对于探索脑功能和脑疾病的神经化学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光电化学传感技术具有灵敏度高、背景信号低和易于微型化等优点,是活体原位分析的潜在有力工具。然而,常见的光电活性材料需要短波长的光激发,其组织穿透深度不足,限制了在活体分析中的应用。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种可近红外激发的光电化学微传感器,用于脑内三磷酸腺苷(ATP)的原位检测。将稀土掺杂的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引入传感界面,用UCNPs的发光激发电极表面的光电活体材料产生光电流信号,通过荧光染料(TAMRA)标记的核酸适配体调节UCNPs的发光,发展一种基于光学调控策略检测脑内ATP的光电化学传感新方法。所制备的微传感器成功用于炎症模型中小鼠脑内ATP的原位检测,初步探索了脑部炎症与ATP水平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上转换发光材料(UCPs)为供体,聚间苯二胺(PMPD)为受体,构建了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的传感平台,并将其用于凝血酶的检测。一定浓度的PMPD加入到标记单链DNA的UCPs体系中,对上转换发光的猝灭效率可以达到70%。当加入浓度在0.2~5.0nmol/L范围内的目标物凝血酶时,其荧光恢复程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8nmol/L。PMPD因其良好的水溶性、荧光猝灭能力及免标记的特点为基于FRET技术的生物样品检测提供了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对过氧亚硝酸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做了简单阐述,全面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用于过氧亚硝酸测定的各种分析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过氧亚硝酸的相关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其在线准确检测仍存在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5.
以"核-内壳-外壳"三层夹心结构上转换纳米材料(Sandwich Structure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SWUCNPs)为能量供体,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为能量受体,构建了一种基于上转换荧光共振能量转移(UC-FRET)的纳米探针,其荧光猝灭效率高达95%。将该纳米探针用于水溶液中ClO~-的检测,ClO~-对配体的氧化使得能量供受体之间距离增大,上转换荧光恢复程度与ClO~-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02~3.4mmol/L,检出限为0.008mmol/L。实验结果表明该纳米探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构灵活。  相似文献   
6.
利用反相胶束独特的介质特性,捕捉到漆酶催化反应的中间体光谱动力学信号,实现了对酶催化反应过程的在线光谱研究.通过解析反应过程中在线测得的动力学光谱数据矩阵,解得中间体的生成和衰减均为一级反应,并求出实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数.通过实验数据与解析结果的比较证实了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胶束增敏催化荧光法测定血红蛋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血红蛋白(Hb)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对甲基酚的反应体系,发现表面活性剂SDS对该体系反应速率有明显的增强效应;从而建立了新的高灵敏测定Hb的催化荧光分析法。在1.5×10-3mol/L SDS存在下,测定Hb的线性范围1×10-9~8×10-8mol/L,检出限为3.4×10-10mol/L,用于尿中Hb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锐钛矿型纳米氧化钛及其复合材料的低温制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靖宇  刘志洪  何治柯  蔡汝秀 《化学进展》2007,19(10):1495-1503
探索低温合成高催化活性纳米TiO2及其复合材料的有效方法,突破传统的高温煅烧法制备锐钛矿相纳米TiO2光催化剂带来的局限,已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低温合成锐钛矿型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目前所报道的各种方法(胶溶-相转移法、衍生溶胶-凝胶法、水热法、超声水解法、微波照射法、微乳液法和低温直接氧化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反应进程以及优缺点。针对纳米TiO2晶体用作光催化剂时固有的缺陷,即量子效率低且无法利用可见光,进一步评述了离子掺杂、贵金属沉积以及半导体复合等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低温制备技术,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以上转换荧光纳米颗粒(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UCNPs)为能量供体,聚多巴胺纳米颗粒(Polydopamine nanoparticles,PDA NPs)为能量受体,构建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传感平台检测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相比于传统的均相结构UCNPs,此传感器中夹层结构UCNPs(Sandwich-structure UCNPs,SWUCNPs)具有更高的能量转移效率。将CEA适配体标记于SWUCNPs表面,当向溶液中加入PDA NPs,体系的荧光猝灭效率最高可达95%。加入CEA后,体系的荧光恢复,恢复程度与CEA浓度在1.0~250.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86 ng/mL(S/N=3)。此传感体系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在缓冲溶液与血清样品中均显示出良好的重现性。本传感器采用的能量受体PDA NPs合成简单、无需标记、猝灭能力强、分散性良好,研究结果可为基于UCNPs的传感体系构建提供新的方法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光学“分子尺”,在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免疫分析、核酸检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但是许多有机染料吸收光谱较窄而发射光谱较宽,并且光漂白现象比较严重,使得FRET的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能量供-受体对。由于量子点(QDs)相对于有机染料有很多优点,可以较好地应用于FRET,可能成为FRET领域发展的一个有意义的新方向,近来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FRET的原理以及量子点应用于FRET的最新进展情况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