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64篇
化学   675篇
力学   390篇
综合类   10篇
数学   58篇
物理学   9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29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10篇
  1973年   24篇
  1972年   47篇
  1971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分子筛择形特点,对煤直接液化油中的混合酚实施高效分离。本研究选取间甲酚和对甲酚作为分离煤直接液化油馏分段混合酚的模型化合物,采用化学液相沉积法对HZSM-5吸附剂的孔口结构进行改变,分析分子筛硅铝比及颗粒粒径对模型化合物间甲酚和对甲酚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以获得高性能固相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180-190℃馏分段混合酚分离。结果表明,当分子筛硅铝比为25、粒径为3-5 μm时,分子筛的孔口结构调节效果最优;当正硅酸乙酯的最小用量为0.2 mL/g时,固相吸附剂的吸附量为0.03 g/g,对甲酚选择性高于95%。由于外表面沉积物对吸附剂的孔口结构变化,导致对甲酚选择性的提高。进一步采用HZSM-5(1)吸附剂对真实煤直接液化油混合酚的分离中发现,苯酚和对甲酚的选择性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基于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燃煤烟气中重金属As、Se、Pb的形态分布规律,研究了S、Cl等元素对As、Se、Pb的形态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性气氛下,As以As2O5、As4O6、AsO等氧化物的形式存在;Se主要以SeO2形式存在;Pb在1000 K以下主要是固态PbSO4,1200 K以上为气态PbO。还原性气氛下,As在较低温度时为固态As2S2,900-1400 K以As2、AsS、AsN气体共存,2000 K以上全部转化为气态AsO。Se在1100 K以下主要以气态H2Se存在,1100 K开始生成SeS和Se2气体,1800 K时主要是气态Se和少量气态SeO;Pb在中低温时主要是PbS,1800 K以上气态Pb为主要存在形态。S在还原性气氛下增大了AsS(g)、PbS(g)、SeS(g)的比例,氧化性气氛下对As、Se、Pb形态分布基本无影响;Cl无论在氧化还是还原气氛下对As、Se影响均较小,但对Pb的形态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张力学  张周恩 《合成化学》1998,6(3):235-237
以冰醋酸-六氢吡啶为催化剂,硅胶或氧化铝为载体,Meldrum酸与一系列醛酮在微波辐射下发生综合合反应,产率为22~97%。  相似文献   
4.
采用共沉淀法并通过改变焙烧温度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晶相结构的La2Zr2O7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其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并利用XRD、Raman、CO2-TPD、XPS等表征手段,探究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表面碱性以及表面氧物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从700℃逐渐升高到1200℃,La2Zr2O7催化剂结晶度不断提高,晶相发生明显变化,从无定形结构逐渐向缺陷萤石结构过渡,最终转变成烧绿石结构。焙烧温度提高促使La2Zr2O7晶相转变过程中,催化剂表面的碱性强度减弱,中等碱性位数量以及具有催化活性的表面氧物种O22-和O2-的相对含量不断减少,致使催化剂的CH4转化率和C2+选择性不断降低。其中,无定形LZO-CP-700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一系列硼掺杂的还原氧化态石墨烯催化剂并应用于蒽加氢反应。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处理温度的升高,催化剂中有序碳结构会发生变化,硼会取代材料骨架中的碳,进而影响蒽和氢气的吸附活化。经硼改性后,催化剂对蒽加氢反应表现出了很高的加氢活性,蒽的最高转化率可达97%,深度加氢产物八氢蒽的最高选择性可达19%。  相似文献   
6.
Synthesis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Cd(hmbdc)(H_2O)_3}·2H_2O]_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novel coordination polymer [{Cd(hmbdc)(H2O)3}·2H2O]n (hmbdc = 5-hydroxy- isophthalic acid)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a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with a = 9.599(3), b = 18.699(5), c = 7.557(2) , β = 108.198(4)°, V = 1288.6(6) 3, Z = 4, Mr = 382.60, Dc = 1.972 g/cm3, F(000) = 760, μ = 1.740, the final R = 0.0555 and wR = 0.0995 for 1732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and π-π interactions result in a thre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framework.  相似文献   
7.
根据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以ε-己内酯和硫代对称二氨基脲为基体,制得中间体3-(5-羟戊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再与ω-卤代芳基乙酮反应合成了8个新的3-(5-羟戊基)-6-芳香基-7H-1,2,4-三唑并[3,4-b][1,3,4]噻二嗪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元素表征。采用室内培养皿法考察了化合物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结果表明: 3a~3h对双子叶萝卜茎和单子叶小麦茎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浓度为10 mg·L-1时,抑制率为50%~69%,浓度为50 mg·L-1时,抑制率达到88%以上,3c对两种植物茎生长的抑制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8.
β—苯胺基苯丙酮在铁电极上吸附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的华  卜宪章 《电化学》1998,4(1):37-41
用计时电流法研究了0.5mol/L H2SO4溶液中β-苯胺基苯丙酮,卤素离子在铁电极上的吸附动力学行为以及Cl^-对PAP吸,脱附速度的影响,求得了吸,脱附速度常数ka,kd和吸附自由能参数f值。结果表明,当PAP发生化学吸附时,ka比kd约大2个数量级,吸附粒子间存在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酰氨基硫脲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1-3]。其最终产物大都有消炎、镇痛、抗菌、杀虫、除草、调节植物生长等生理活性。本文以苯乙酸乙酯与芳胺为基本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1 苯乙酰基 4 芳基氨基硫脲,研究了它们在水合肼存在下的关环反应,合成了3 苄基 4 氨基 5 芳胺基 1,2,4 三唑,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表征。1 实验部分1 1 仪器与试剂XT4A型显微熔点仪(温度计未校正);CE公司(意大利)Flash1112型自动元素分析仪;Bruker公司(德国)Equinox55型红外分光光度计,KBr压片;Bruk…  相似文献   
10.
A novel coordination ploymer [{Zn(3-SBA)(2,2′-bipy)(H2O)2}·H2O]n was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thermal reaction of 3-Na2SBA, ZnSO4·7H2O and 2,2′-bipy. The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single 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title coordination ploymer crystallized in monoclinic with space group P21, a=0.803 42(18) nm, b=1.501 8(3) nm, c=0.821 13(19) nm, β=109.350(4)°. The coordination polymer has an infinite chain structure and its luminescent property has also been studied. CCDC: 2827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