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11篇
晶体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GPC-多检测联用技术测定聚己内酯分子量及其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用于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已内酯(PCL)及其改性高分子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测定的GPC-示差折光(RI)-示差黏度(DV)-直角光散射(RALLS)多检测联用技术.叙述了该方法的实验原理,并对测试过程中的有关技术及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该方法可准确测定聚己内酯(PCL)及其改性高分子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特性黏度分布、Mark-Houwink方程系数以及高分子尺寸等重要参数.通过对窄分布PS标样验证,分子量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之内.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乙二醇(PEG)为模板,通过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制备出CuO/SiO2多孔复合材料,使用FTIR、HRTEM、XRD和BET等技术手段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添加CuO质量及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复合材料的孔结构特征的影响。 用目标产物作为吸附材料,研究了其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CuO/SiO2多孔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尤其是含CuO质量分数为15%的样品在用量0.015 g、体系pH=9、搅拌时间为2 h的条件下,对10 mL亚甲基蓝(4 mg/L)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7.17%。 对吸附的过程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咔唑、N,N-二甲基甲酰氨、溴丁烷和对甲基苯乙烯为原料,经Wittig反应和Heck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长共轭结构的咔唑衍生物——3-[(对甲基苯乙烯基)苯乙烯基]-N-丁基咔唑(4),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用UV-Vis和荧光光谱初步探讨了4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4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一些平衡问题的基本概念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指导学生对有关数学问题进行严密推导和论证,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严密的科学思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5.
熵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教材、文献与教学的体会,对熵判据、温熵图和理想气体混合熵变计算等知识点作简单论述,以帮助初学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学生更好地理解熵判据、温熵图的含义及其应用计算。  相似文献   
6.
以NaBiS2为前驱物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硫化铋纳米管,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荧光分光光度计(PL)等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Bi2S3为正交相纳米晶,产物形貌受到反应物比例、温度、时间等因素影响,Bi2S3纳米管的形成是固体-溶液-固体转化过程.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表明Bi2S3纳米管对900nm以下的光有较强的吸收,当激发波长为519 nm时,Bi2S3纳米管在778 nm处有一个较强的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7.
低介电多孔薄膜的制备及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利用硅烷偶联剂KH-570(γ-甲基丙烯酰氧基甲氧基硅烷)水解缩合生成的多面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溶胶为模板剂, 经热解制备低介电多孔薄膜材料. 使用FTIR对材料制备过程及形成机制进行动态研究, 通过 29Si NMR、 椭偏仪、 氮气吸脱附曲线和TEM等对材料的介电性质、 孔洞大小和分布情况进行表征. 制备的介电多孔薄膜材料孔洞分布均匀、 孔径约1 nm, 比表面积为384.1 m2/g, 介电常数为2.5的低.  相似文献   
8.
常温下以NH4HSO4为聚合成链引发剂,从单体出发采用离子掺杂法合成了导电聚合物-导电胶,并在中温383.15K的条件下使其固化成型.在此基础上,对导电胶的电导率与固化时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用交流阻抗法、电导分析法、直流线性扫描法对导电胶的导电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外压对化学势的影响为主线,从外压对化学势的改变和外压对稀溶液蒸气压的改变两个方面,讨论了稀溶液的渗透压、化学势、外压与蒸气压关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0.
朱维菊  高华  李村  吴振玉  方敏 《应用化学》2012,29(2):180-185
采用双氨基硅烷偶联剂KH-792对盐酸改性凹凸棒土(HATT)进行改性,使用FTIR、TGA、DSC、XRD和BET等对目标产物(KHATT)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KHATT对模拟水样中Cr(Ⅵ)的吸附性能,系统考察了模拟水样中Cr(Ⅵ)的初始浓度、pH值、吸附时间及KHATT用量等因素对Cr(Ⅳ)去除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KHATT用量为3 g/L、吸附时间为40 min、pH值为5.5的条件下,KHATT对Cr(Ⅵ)的去除率最高,达85.15%;且KHATT经再生后第4次的吸附量仍可达到第1次吸附量的90%以上。 对吸附的过程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