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3篇
晶体学   2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燃法合成具有单一钙钛矿相的0.76Na0.5Bi0.5TiO3-0.24SrTiO3(简写为NBT-ST)的超细粉体.采用热重/差热、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等分析手段对自蔓燃工艺前后的粉体进行了分析表征,通过对合成工艺中溶胶pH值、水浴温度、柠檬酸与硝酸根离子配比、热处理温度等参数的优化,获得了制备单一钙钛矿结构的NBT-ST无铅压电材料超细粉体的最优工艺参数:溶胶pH值为8、水浴温度为80℃、柠檬酸与硝酸根离子配比为1.25∶1,185℃左右凝胶发生自蔓燃,热处理温度为550 ℃,保温时间为1h.  相似文献   
2.
赵岑  杜慧玲  史翔  王瑾  杜娴 《人工晶体学报》2013,42(6):1120-1125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陶瓷(Bi1.5Zn0.5-xMgx)(Zr1.5Nb0.5)O7(BZMZN)(x=0.1、0.2、0.3、0.5),研究Mg2+取代对材料结构、组成、介电性能以及弛豫特性的影响.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当Mg2+从部分至完全取代Zn2+,均合成了立方焦绿石主晶相结构,并有微量Bi12MgO19相产生.随着Mg2+取代量的增加材料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略有下降.材料在-150℃左右具有明显的介电弛豫特征,对其弛豫过程进行拟合与计算,并结合价键理论探讨了BZMZN系焦绿石的低温介电弛豫机制,这种弛豫源于材料结构中A位离子的不均匀分布及A位离子与O'位离子的本征跃迁过程.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功能性全氟膦酸酯乙烯基醚的合成方法。全氟乙烯基醚磺酰氟经硼氢化钠还原和浓硫酸酸化转化为全氟乙烯基醚亚磺酸,脱亚磺酸和碘化后得到全氟乙烯基醚碘代烷,收率约58%。基于金属试剂-卤化物的交换反应,以全氟乙烯基醚碘代烷和卤(氯/溴)代膦酸酯为反应物,在正丁基锂或格式试剂存在下进行低温反应;或基于Michaelis-Becker反应,在二(三甲基硅基)氨基钠或锂等化学计量下与亚磷酸二乙酯进行反应,均可以成功获得目标单体全氟膦酸酯乙烯基醚,2种路线的分离收率分别为34%和25%。该方法避免使用毒性大的氯气或液溴保护不饱和双键,极大简化了合成步骤,为功能性全氟乙烯基醚类单体和全氟膦酸酯乙烯醚的合成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无铅压电陶瓷0.8Na0.5Bi0.5TiO3-0.2K0.5Bi0.5TiO3表面采用化学改性预涂晶种作为基底,分别以微乳和澄清溶液法在基底上水热晶化合成了A型分子筛膜.通过XRD、SEM和FTIR对晶种及分子筛膜进行了表征,通过压电谐振法测量甲烷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微乳和澄清溶液法均合成单一A型分子筛相,1次合成分子筛膜的时间分别为6、9 h,通过不同镀膜次数生成A型分子筛膜的形貌、膜厚不同.经A型分子筛膜修饰压电振子后,其对甲烷气体的灵敏度可分别达到59 Hz/1%CH4、68 Hz/1%CH4.  相似文献   
5.
无铅压电陶瓷0.8Na0.5Bi0.5TiO3-0.2K0.5Bi0.5TiO3表面采用化学改性预涂晶种作为基底,分别以微乳和澄清溶液法在基底上水热晶化合成了A型分子筛膜。通过XRD、SEM和FTIR对晶种及分子筛膜进行了表征,通过压电谐振法测量甲烷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微乳和澄清溶液法均合成单一A型分子筛相,1次合成分子筛膜的时间分别为6、9h,通过不同镀膜次数生成A型分子筛膜的形貌、膜厚不同。经A型分子筛膜修饰压电振子后,其对甲烷气体的灵敏度可分别达到59Hz/1%CH4、68Hz/1%CH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