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70篇
化学   345篇
晶体学   22篇
力学   49篇
综合类   13篇
数学   58篇
物理学   2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水斗非定常自由水膜流三维贴体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研究采用水斗三维非正交贴体坐标系进行了非定常自由水膜流动的数值解析。对不规则水斗内表面采用三维非正交贴体坐标系下离散点进行拟合,推导了曲面离散点的法向矢量和曲面微元面高斯曲率、平均曲率等几何特征量的计算公式,进而导出流体粒子在运动方向上曲率计算式。在水斗三维贴体坐标系中,还推导了流体粒子在水斗曲面上的运动控制方程。最后对某水轮机水斗内表面非定常自由水膜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其非定常水膜流态分布。  相似文献   
2.
La掺杂对Bi4Ti3O12薄膜铁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Sol-Gel法在Pt/Ti/SiO2/Si衬底上制备出Bi4Ti3O12和Bi3.25La0.75Ti3O12薄膜,研究了La掺杂对Bi4Ti3O12薄膜的晶体结构、铁电性能和疲劳特性的影响,发现La掺杂没有改变Bi4Ti3O12薄膜的基本晶体结构,并且提高了Bi4Ti3O12铁电薄膜的剩余极化值和抗疲劳性能,对La掺杂改善Bi4Ti3O12铁电薄膜性能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国外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发现U-6Nb合金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尺寸不稳定性问题,并认为该现象可能是由于该合金所具有的高密度孪晶、低屈服应力及热弹性马氏体相变等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U-6Nb合金的组织结构、机械加工工艺及热处理工艺,探讨U-6Nb合金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塑性变形的原因并利用其具有形状记忆效应这一特性,采用200℃时效的方法探索其变形的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有机金属化学的发展,人们对鑭系元素的有机金属化合物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七十年代以来这一领域已取得很大进展。相继合成了包含金属-碳囵π键及金属-碳σ键的许多有机金属化合物,其中对包含环戊二烯基的一类鑭系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尤为活跃。文献上对这类化合物的~(13)C核磁共振的实验研究只有过为数不多的一些报道,而用量子力学近似方法对鑭系配合物的~(13)C核磁共振化学位移进行计算则尚未见报道。本文在这一方面以1,1′-三亚甲基双环戊二烯基-特丁基鑭四氢呋喃配合物为对象进行一些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5.
苯乙烯和丙烯酸 β 羟乙酯不同温度的竞聚率测定吴平平吴玉芳陆琛杨全兴韩哲文(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研究所上海200237)陈顺喜朱清仁(中科院中国科技大学结构分析开放实验室合肥230026)关键词苯乙烯,丙烯酸 β 羟乙酯,共聚合,竞聚率丙烯酸 β?..  相似文献   
6.
TCDD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B3LYP/6-311G~(**)方法全优经计算22个四氯二苯并对二(左口右恶)英( 简称TCDD)分子,得到几何构型、总能量、标准熵、标准焓和标准自由能。将2, 3,7,8-TCDD的计算构型与X射线衍射实验测定值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总 能量、标准焓和标准自由能与氯原子量换位置的相关性很高(r > 0.997).1,3,6, 8-TCDD的总能量处自由能最低,即最稳定,以此参照,得到异构体的总能量的相对 稳定性顺序和自由能的相对稳定性顺序。1,3,7,9-TCDD的稳定性次之,1,3,7,8- TCDD居第三,将这二个顺序与焚烧炉产生的TCDD异构体和合成的异构体对的生成面 分比进行了比较,说明焚烧炉中产生的TCDD和合成的TCDD对的分布主要受热力学控 制。  相似文献   
7.
1951年二茂铁的发现,为有机金属配合物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关于二茂铁衍生物的成键和结构已进行过不少讨论。一般认为其稳定性主要来自于金属d轨道和碳氢化合物π电子的重叠。曾经用各种物理方法对它们进行过研究。但至今尚未见对它们的~(13)C核磁共振谱的系统报道。本文合成了两个双取代二茂铁化合物1,1′-二茂铁二甲醇(Ⅰ)和1,1′-二茂铁二甲醛(Ⅱ),对它们进行了~(13)C核磁共振谱的测定,并将实验结果和我们的INDO/σ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关于Co(Ⅱ)离子对PbO2和Pt电极上阳极析氧过程的催化作用,以及Ag(Ⅰ)离子对阳极氧化过程的催化作用,文献上已早有报导[1-4],但大都是仅通过总的极化曲线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的结果.由于在氧析出的同时往往有其它阳极氧化过程同时进行(例如,Co(Ⅱ)或Ag(Ⅰ)的阳极氧化),因此,很难从总的极化曲线得出正确的结论.本文用气体电量计法直接测量氧析出速度,并对Pt和PbO2电极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一些新的结果.1实验方法为了直接测量氧析出过程的分电流,实验时串联了一专收集O2的气体库仑计.电解槽和库仑计阳极均安装在各自…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催化剂的用量、单体的浓度、聚合温度等聚合条件对聚丁二烯的转化率、分子量以及链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这个催化剂的特点是催化剂用量极少,1,4-顺式含量高而且稳定,聚合速度太快,高聚物的分子量过大,因此进一步研究了聚合速度的控制和高聚物分子量的调节。已得到的结果是:(1)在不同溶剂中聚合的速度相差甚大。其快慢的顺序是,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2)添加一些如苯基-β-萘胺、N,N′-二苯基对苯二胺等胺类,既可减慢聚合速度,又能降低高聚物的分子量。(3)调节体系中水分的含量,控制高聚物的分子量。(4)利用二种溶剂混合的不同比例,调节高聚物的分子量。(5)加入少量的萘、蒽等稠环芳烃于庚烷溶剂中,则大大提高高聚物的分子量。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应用推广休克尔方法研究环化GMP和环化UMP的构象,以及环化GMP的电子结构。理论计算的结果和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