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31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灯盏细辛酚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灯盏细辛是著名的传统中药,全草用于治疗脑血管病中风及其后遗症偏瘫有良好疗效的中药材。自20世纪80年代,已开发了两种制剂(片剂和注射剂)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引起的瘫痪、冠心病、心绞痛、急性肾功能衰退以及肾变病综合症等。在临床上有很好疗效。为此,灯盏细辛已收载于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自1992年始,我们再次对灯盏细辛的化学和活性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一系列二咖啡酰基奎宁酸酯类化合物同样为其主要活性成分,这些酚性成分为:1,5-,3,5-和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和飞蓬酯乙等。为此,我们研发了包括灯盏乙素和上述系列酚类化合物为有效部位的、名"灯盏细辛酚"的注射液。已于2007年7月完成III期临床研究,正在申请新药证书。经临床研究表明,与同类药物相比是起效快、对重症病人疗效尤为显著、总有效率达98%以上的,有效成分清楚,质量可控,疗效确切的新一代制剂。  相似文献   
3.
聚酰亚胺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聚酰亚胺(PI)是一类重要的高性能聚合物,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微电子、汽车、石油等高科技领域。由于其结构上的可设计性,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投入到这类高技术材料的研究开发中。本文分别从可溶性PI的分子设计与合成、功能性PI的合成与用途、PI绿色合成方法、PI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4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PI的研究热点和新进展,为了解聚酰亚胺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一维铁磁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结构调控及其磁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维铁磁金属纳米材料不但具有普通纳米粒子的各种特殊效应,而且具有独特的形状各向异性和磁各向异性,是构筑新型电磁功能材料的重要组元,在高密度磁记录、敏感元器件、电磁波吸收、催化剂、医学和生物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本文以一维铁磁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为评述线索,重点论述了一维铁磁金属纳米材料的形貌参数(包括直径、长度、长径比),晶面取向等微观结构的调控方法以及结构对磁性能的影响规律,指出发展新型的一维铁磁纳米材料的结构控制方法,研究一维材料的定向排布及组装技术,并从更深层次揭示一维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开发一维铁磁纳米材料在各领域的实际应用是未来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分子梭在分子开关、分子逻辑门、信息存储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是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光驱动分子梭的研究进展:重点举例介绍了荧光光谱识别法和圆二色光谱识别法这两种识别光驱动分子梭位置状态的方法;阐述了构建光驱动轮烷分子梭的新型方法学,包括光驱动环糊精[2]轮烷和[1]轮烷分子梭的定向合成,举例介绍了光间接驱动的轮烷分子梭,以及光驱动[3]轮烷型分子梭和分子梭聚合物;举例说明了光驱动分子梭的功能性应用,用光驱动分子梭来模拟分子水平的逻辑门,研究光驱动分子梭体系中的能量传递机理,以及非溶液态的光驱动分子梭;并对分子梭今后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制备TiO2薄膜的各种方法,详细介绍了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多孔膜的进展,在非含氟电解液体系中,对纯钛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可制得表面呈无规则生长的多孔膜结构;在含氟电解液体系中,则可自组织形成高度有序的TiO2纳米管阵列,并指出阳极氧化法是可在常温低压下进行、操作工艺简单、薄膜性能稳定、再现性好的一种最具工业化应用潜力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7.
氢解还原法进行环境污染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波|余刚 《化学进展》2009,21(1):217-226
化学氢解法具有脱卤、脱氮、脱硫、脱芳构化等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该方法对环境中的许多重要污染物都具有还原去除效果,包括卤代化合物、硝基芳香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以及硝酸盐、硫酸盐、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为此,本文综述了氢解还原方法降解各类污染物的研究现状,分别介绍了上述各种污染物氢解还原的脱除机理以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基于绿色化学的要求分析了氢解还原方法的技术优势,从提高氢解效率和节能的角度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不影响柱状晶组织的前提下改善DZ17G定向凝固合金的力学性能,采用微激光冲击强化方法进行表面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显微硬度计,测试分析微激光冲击对DZ17G定向凝固合金表面完整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下无吸收保护层微激光冲击处理后,合金表面发生了烧蚀、熔融,1次冲击后形成光滑熔融区,但随着冲击次数增加而形成了大量微小烧蚀孔洞和难熔颗粒;表层组织仍由和两相组成,柱状晶内形成了高密度位错和位错缠结,但未发生晶粒细化;硬度在深度上呈梯度分布,冲击1次后硬化层深度仅为100 m,表面硬度值达到503 HV,提高了22.7%,而且硬度值和硬化层深度都随着冲击次数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基于金纳米棒的生物检测、细胞成像和癌症的光热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金纳米棒颗粒独特的可调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特性,使得金纳米棒颗粒在纳米复合材料和功能化纳米器件的构建、纳米生物技术、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金纳米棒颗粒的生物检测、细胞成像和癌症的光热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金纳米棒颗粒的光学性质和金纳米棒颗粒和几种主要的表面修饰方法,对金纳米棒颗粒在生物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源于中药选择性效应的新型免疫抑制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免疫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与其他系统药物相比,免疫系统药物的发展十分落后。低选择性是现有免疫抑制剂的重要缺陷,这使得需要长期用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因药物的严重副作用而使治疗无法持续。因此,免疫系统药物的研制必须另辟蹊径。本文在阐述免疫抑制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本课题组关于中药及其成分的研究结果,提出了选择性抑制活化T细胞的免疫抑制新模式,从作用特点、作用机理、代谢产物以及与现有免疫抑制剂的比较等角度论证了选择性免疫抑制的可行性,从而为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以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