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化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氨酯胶黏剂施工后2种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2,6-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释放量。聚氨酯胶黏剂样品涂覆于玻璃板上,置于气候箱中,用含1-(2-甲氧基苯基)哌嗪的玻璃纤维滤膜采样,取出滤膜放于瓶中,加入0.2mol·L~(-1 )1-(2-甲氧基苯基)哌嗪甲苯溶液、乙酸乙酯和乙酸酐。采用Hypersil ODS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乙腈与pH6.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以体积比33∶67组成的混合液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42nm处进行测定。2,6-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浓度均在20.0mg·L~(-1)以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依次为0.020,0.040mg·L~(-1)。加标回收率为81.4%~10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1%~6.6%。  相似文献   
2.
取原油样品120个,分别按照GB/T 11133-2015和GB/T 17040-2008中所述方法测定了上述原油样品中的水分和硫的含量。通过优化的近红外光谱(NIRS)条件采集了上述原油样品的NIR光谱图。采用杠杆值算法剔除4个异常样品。在建立水分含量分析模型时,采用的条件为:用Savitzky-Golay法对光谱进行滤波预处理,建模光谱区间为6 200~8 200cm-1,主成分数为6,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交叉验证建立分析模型。硫含量分析模型的建立条件为:采用二阶导数-Norris Derivative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建模光谱区间为4 400~4 700cm-1,主成分数为6,用PLS交叉验证建立分析模型。水分和硫含量模型的预测值与测定值的相关性较好。水分模型的决定系数(R2c)为0.989 9,校正标准偏差(RMSEC)为0.084 2,说明其预测效果较好,可用于原油中水分含量的预测。硫含量模型的R2c为0.996 3,RESEC为0.069 6,说明此模型的预测效果也较好,可用原油中硫含量的预测。应用所建立的两个模型对10个未知原油样品中水分和硫含量进行了预测,并与其测定值比较,结果表明两者之间的相对偏差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检测胶粘剂施工后13种挥发性醛类化合物释放量的环境气候箱-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胶粘剂涂覆于基材上,置于恒温、恒湿的气候箱中,采用2,4-二硝基苯肼(DNPH)吸附管从气候箱采样口进行取样,醛类化合物与DNPH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苯腙类衍生物,用乙腈进行淋洗、解吸,定容后进行HPLC分析。采用Kromasil KR100-5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乙腈-水为流动相在流速1.0 mL/min下进行梯度洗脱,色谱柱温度为40℃,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表明:13种醛类化合物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 7),检出限(LOD)为1.6~20.8μg/m3,回收率为86.3%~115%,相对标准偏差为3.5%~8.6%。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为粘合剂施工后醛类化合物释放量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聚氨酯胶黏剂施工后2种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2,6-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释放量。聚氨酯胶黏剂样品涂覆于玻璃板上,置于气候箱中,用含1-(2-甲氧基苯基)哌嗪的玻璃纤维滤膜采样,取出滤膜放于瓶中,加入0.2mol·L^(-1 )1-(2-甲氧基苯基)哌嗪甲苯溶液、乙酸乙酯和乙酸酐。采用Hypersil ODS色谱柱为分离柱,以乙腈与pH6.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以体积比33∶67组成的混合液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242nm处进行测定。2,6-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浓度均在20.0mg·L^(-1)以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依次为0.020,0.040mg·L^(-1)。加标回收率为81.4%~10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1.1%~6.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