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60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拟除虫菊脂是在研究天然除虫菊脂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高效低毒,广谱杀虫剂。其中,溴氰菊脂是活性较高,光稳定性较好的一种菊脂类杀虫剂, 它是具有(IRcis.αs) 构型的单一光学异构体。 生产溴氰菊脂的关键中间体是IR-cis-)二溴菊脂。本文报道利用化学剪切法将(is)-cis-菊脂转化为(IR-cis-)二溴菊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唐除痴 《有机化学》1988,8(1):80-87
cadogan 等系统地总结了80年代以前有机磷试剂用于有机合成方面的成就。本文将介绍近年来应用的四类新有机磷试剂。  相似文献   
3.
4.
不对称Baylis-Hillman反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光学活性的活化烯、亲电试剂、催化剂和溶剂对Baylis_Hillman反应的不对称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5.
旋光活性的O-乙基-O-苯基-O-(1-甲基-2-乙氧羰基)乙烯基硫代磷酸酯Z,E异构体的立体专一性合成是通过旋光活性的O-乙基-O-苯基硫代磷酰氯与乙酰乙酸乙酯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实现的.以甲苯-二氧六环为溶剂,在金属钠存在下得到100%的Z体;而用叔丁醇钾为缚酸剂,在二甲亚砜中反应时得到95%以上的E体,再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可得到100%的E体.无论是生成E体还是Z体,此反应均为磷原子构型翻转.  相似文献   
6.
除蟲菊的生產和化學 利用除蟲菊花作杀蟲藥用是開始在古時的波斯國,十九世紀的早期傳到歐洲,經數十年後南斯拉夫的西南沿海各島成为世界除蟲菊的生產中心。1881年傳至日本,大量培植,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南斯拉夫受戰事影響,生產銳减,世界除蟲菊生產乃由南斯拉夫移至日本,1935年新種有七萬餘英畝,生產量達四千萬磅,成为日本出口最重要货物之一。英國於1928年引種於東非洲的怯尼亚,比国同時引種於剛果,皆獲成功,品質  相似文献   
7.
O,O-二烷基硫代磷(膦)酸酯(1)与三氯氧磷作用得到S-烷基硫代磷酰氯(2)和O-烷基磷酰二氯(3),此反应包含异构化和氧化两个过程.实验结果表明,1的预期氯化产物O-烷基硫代磷(膦)酰氯酯(5)与三氯氧磷不发生反应,而1的预期异构化产物O,S-二烷基硫代磷(膦)酸酯(6)与三氯氧磷能顺利反应得到2.由此推测,在1的异构化/氯化反应中,异构化很可能发生在氯化之前.根据此结果和三角双锥中间体(TBP)概念,提出了该反应初步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8.
O一乙基-O-苯基硫代磷酸(1)及其硫(醇)代酯(2)的绝对构型可由以下两步反应确定(见图1)。即,(-)-(2)的氯化和(-)-O-乙基-O-苯基磷酰氯(3)的酯化反应。由(-)-(2)→(-)-(3)氯化反应的立体化学过程已a.R′=CH_3b.R′=n-prc.R′=CH_2CH_2OC_2H_5经证明,不管是使用氯气还是使用SO_2Cl_2为氯化剂,均为磷原子构型保留,由(-)-(3)生成(-)-O-乙基-O-甲基O-苯基磷酸酯(4)的反应则使构型翻转。同时(-)-(4)构型已知为(R)-(+)-(4)、(S)-(-)-(4),所以(+)-(1)和(-)-(2)的绝对构型可确定为:(R)-(+)-(1)和(R)-(-)-(2)。这一结果与X-射线衍射法所得结果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
以奎宁为拆分剂,在甲醇溶液中,将O-乙基-O-苯基硫代磷酸(Ⅰ)拆分成一对对映异构体。  相似文献   
10.
以聚苯乙烯(PS)小球为模板,采用金属辅助刻蚀和湿法化学刻蚀技术,制备大面积冠状硅柱阵列,再原位生长银纳米粒子后得到银覆盖冠状硅柱阵列(Ag/Si CPA)基底。实验表明,制备的基底具有优良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特性,电磁增强因子达到1.81×10~6。同时,将制备的罗丹明分子(R6G)标记的DNA发卡探针与基底链接,在与miRNA-106a互补杂交后进行SERS信号检测,获得相应的剂量-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基于(Ag/Si CPA)基底的SERS特性,开展miRNA-106a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好和灵敏度高的优势,检测范围为1 fmol·L~(-1)~100 pmol·L~(-1),检测极限为0.917 fmol·L~(-1)。此外,与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T-qPCR)方法相比,不仅检测结果一致,而且基于SERS光谱技术的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