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1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用分光光度法以正己烷、环己烷作稀释剂在紫外区测定N-甲基吡咯烷酮与苯乙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的1:4络合常数Kc,此常数可用以定性地表示弱化学作用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用气液色谱法测定若干烃类溶质在二元混合固定液中的无限稀活度系数,所研究的二元混合液为具有不同极性的四种类型:(1)正廿二烷-正十六烷;(2)邻苯二甲酸二壬酯-角鲨烷;(3)环丁砜-碳酸丙烯酯;(4)环丁砜-己二腈。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三元系的Flory-Huggins公式,得到各种相互作用参数。  相似文献   
3.
以四氯化碳作为惰性参考溶剂, 研究了N-甲基-2-吡咯烷酮(NMP)、环丁砜、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和γ-丁内酯(γ-BL)等五种萃取剂在几种芳烃溶剂中的~1H NMR谱。观察到萃取剂分子的化学位移在芳烃溶剂中均大幅度移向高场, 且NMP、γ-BL的共振谱线在芳烃中发生分裂或重叠。在不同的芳烃溶剂中, 以在苯乙烯中NMP、DMF、DMA、环丁砜共振谱线的移动幅度为最大。各萃取剂谱线位移的幅度随着苯环上甲基数目的增多而递减。结合溶液热力学的结果, 推断出NMP等萃取剂和芳烃分子之间存在着弱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4.
某些萃取剂与C_6-C_9芳烃相互作用的H NMR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四氯化碳作为惰性参考溶剂,研究了N-甲基-2-吡咯烷酮(NMP)、环丁砜、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和γ-丁内酯(γ-BL)等五种萃取剂在几种芳烃溶剂中的~1H NMR谱。观察到萃取剂分子的化学位移在芳烃溶剂中均大幅度移向高场,且NMP、γ-BL的共振谱线在芳烃中发生分裂或重叠。在不同的芳烃溶剂中,以在苯乙烯中NMP、DMF、DMA、环丁砜共振谱线的移动幅度为最大。各萃取剂谱线位移的幅度随着苯环上甲基数目的增多而递减。结合溶液热力学的结果,推断出NMP等萃取剂和芳烃分子之间存在着弱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气液色谱法测定了苯在二苯醚、联苄、二苄醚、二苯甲烷、二苯乙炔、二苯甲酮、联苯、二苯胺、α-甲基萘、α-氯萘、α-溴萘、氮萘、α-硝基萘、α-萘胺等十四种溶剂中的无限稀活度系数;用单体-二聚体的溶液模型对以上体系进行活度系数的计算,计算值与实验值接近。 用气液色谱法测定了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等五种溶质在环丁砜、二甲基环丁砜、N-甲基吡咯烷酮,5,N-二甲基吡咯烷酮等四种溶剂中的无限稀活度系数;用单体-单体的溶液模型计算溶剂的“溶解度参数”,计算得各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分别为一常数。  相似文献   
6.
某些Lewis碱与CCl4和CHCl3在298.15K的过量体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298.15 K下用连续稀释膨胀计或振动管密度计测量了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乙酰胺(DMA)、N-甲基吡咯烷酮(NMP)、γ-丁内酯(γ-BL)、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与四氯化碳和三氯甲烷构成的二元系的过量体积。除DMSO+CHCl_2二元系的V~(E-x)曲线为S形外, 其余二元系的V~E值均为负值。在所研究的两个系列中, |V_(min)~E|的大小顺序均为: NMP>γ-BL>DMF≈DMA>DMSO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气液色谱法及混合过程体积的变化研究C8芳烃与环丁砜的分子络合作用,用参考柱法和混合柱法测定了五种C8芳烃与环丁砜的络合常数,研究了C8芳烃与环丁砜和丙二醇-1,2-碳酸酯的二元系超额体积,环丁砜与五种C8芳烃构成的体系均有强烈的体积收缩效应,苯乙烯与环丁砜体系尤其明显,芳烃与丙二醇-1,2-碳酸酯构成的体系收缩程度远远低于前者。  相似文献   
8.
在有关化工生产的物料分离过程中,气液平衡数据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时,更需要大量准确可靠的气液平衡数据。由于绝大多数溶液都是非理想体系,因此测定气液平衡数据的主要工作是测定物质在不同温度、不同组成时的活度系数。实际生产中都是多元体系,由于大量实验数据的积累和溶液理论的发展,有可能通过测定二元  相似文献   
9.
本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改进加热式凝固点测量装置的数据采集系统. 改进后装置的混合物凝固点测量再现性为±0.001 K; 溶剂偏摩尔过量自由能测量再现性为±0.1 J.mol~(-1). 用凝固点降低法测量正丙胺、异丙胺、正丁胺, 异丁胺、正戊胺、异戊胺、二乙胺、二异丙胺、三乙胺、三正丁胺分别与苯和对二甲苯构成二元混合物的溶剂活度系数. 并使用一个包含物理相互作用的三参数连续缔合模型拟合实验数据. 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刻画所研究的二元缔合混合物。  相似文献   
10.
某些极性有机溶剂与烯烃、芳烃的特殊相互作用,是这些极性溶剂能够将烯烃、芳烃自烷烃中分离的基础。其分离的选择性决定于这种特殊相互作用。 L.J.Andrews认为腈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能与苯或苯的甲基衍生物生成电荷转移络合物,如苯与四氰基乙烯的络合物。R.F.Weimer和J.M.Prausnitz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过对-二甲苯与丙腈、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等物的分子络合常数。我们也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过某些芳烃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分子络合常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