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9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1.
利用四丁基氢氧化铵催化法合成了多羟基富勒醇,通过三维荧光光谱结合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方法,考察了富勒醇水溶液自聚集行为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富勒醇溶液的浓度低于4×10-5 mol/L时,富勒醇主要以单体分子形式存在,浓度为4×10-5 ~2×10-4 mol/L时则是以两种分散状态的形式并存,而当浓度高于2×10-4 mol/L时,富勒醇则主要以聚集体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相似文献   
2.
目前环糊精(CD)对阿斯巴甜(ASP)甜感强度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环糊精对阿斯巴甜的稳定性研究。我们认为CD对ASP甜感强度的提升与其和ASP的结合常数有一定的关系。本文选择了五种环糊精,α-环糊精(α-CD)、β-环糊精(β-CD)、γ-环糊精(γ-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甲基-β-环糊精(Met-β-CD),研究了这些环糊精存在下ASP的感官甜度的变化及二者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β-CD可以明显提升ASP的甜感强度。等温滴定量热(ITC)和荧光光谱对ASP与CDs结合过程亲和力的研究表明,ASP与β-CD的结合是自发的,并且具有最大的结合常数。差示扫描量热(DSC)、核磁共振(1H NMR)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揭示了其结合过程的机制。本研究对理解甜味剂甜感强度与热力学结合常数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为基于结合常数筛选风味保持剂的方法提供有益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NPES/AOT反胶束增溶体系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NPES)与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复配体系为主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以柴油为油相,研究了反胶束增溶体系的粘度和电导率等物理化学性质;利用脉冲核磁共振图谱中水的T2弛豫时间分布曲线,研究了反胶束溶液中水的结合状态和分布,采用正规溶液理论计算了NPES/AOT的相互作用参数β值(-7.78),研究结果表明二者存在较强的协同效应,从理论上解释了二者在反胶束溶液中的最佳比例和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长弛豫低场核磁共振(LF-NMR)方法研究了由聚乙二醇(PEG)构建的拥挤溶液环境中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行为。通过Carr-Purcell-Meiboom-Gill(CPMG)脉冲序列所得的回波数据及反演拟合数据对不同的表面活性剂-PEG体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分子量和不同浓度的PEG溶液可用低场核磁共振方法进行区分;高浓度的PEG溶液中均能监测到胶束形成过程,而较低浓度的PEG溶液不利于其胶束化过程监测;NaCl对含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影响较为明显,而对含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体系几乎无影响。该研究丰富了低场核磁共振弛豫技术在表面活性剂胶束表征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对理解生物体系中分子的自组装及功能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多环芳烃主要来自煤焦油 ,由于这些化合物电子密度高和对称性好 ,在合成耐热性高分子和液晶高分子等聚合物材料方面优于单环芳烃 ,在高性能染料、涂料、医药和农药的合成上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因此探索煤焦油中富含的多环芳烃的转化和利用是提高煤非燃料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利用NBS(N 溴代丁二酰亚胺 )作为光溴化剂 ,研究了温和条件下NBS与几种典型的含活泼亚甲基芳烃的光化学反应 ,通过对芴、二苯甲烷 (DPM )和二 (1 萘 )甲烷 (DNM)等含活泼亚甲基的多环芳烃进行官能团转化 ,得到活泼的溴代中间体 ,为进一步合成多环芳烃…  相似文献   
6.
蒽醌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和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还原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等。此外,用蒽醌制造变性剂,可以保护植物种子,蒽醌还可用于制造双氧水。近几年来,蒽醌在纸浆制造方面的需求也在迅速扩大。目前,蒽醌的制造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  相似文献   
7.
用聚联乙炔囊泡为载体,将bola型两亲分子1,12-二乳清酸十二胺盐(DDO)对三聚氰胺的分子识别作用用肉眼可见的颜色变化显示出来.通过比较不同碳链长度的聚联乙炔囊泡对分子识别过程的反映,发现二十三烷基-2.4-二炔酸(TCDA)囊泡的显色灵敏度较高.研究表明,TCDA肉眼可见的颜色变化来自于DDO与三聚氰胺多重氢键的形成以及溶液环境中水结构的变化.为了更好地理解显色机理,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仪详细研究了分子识别过程中聚联乙炔囊泡的相变行为及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TCDA囊泡和带有识别分子的DDO/TCDA囊泡在三聚氰胺存在下,相变温度Tm均向高温方向移动,并且,随三聚氰胺浓度的增加,Tm值逐渐增大直至囊泡瓦解;但是Tm值的变化没有与囊泡变色必然关联,仅仅DDO/TCDA囊泡具有变色现象,而且,只有当三聚氰胺的浓度超过分子识别氢键形成所需理论量时,肉眼才能可见明显的由蓝到红的颜色变化.为了理解溶液中过量的三聚氰胺对囊泡变色的作用,选用蔗糖和尿素作为典型的水结构促进剂和水结构破坏剂(chaotrope),详细研究了它们对聚联乙炔囊泡反映分子识别过程中相变温度的影响及显色规律.结果表明,过量的三聚氰胺在溶液中起到类似尿素水结构破坏剂的作用.这种作用和分子识别过程中多重氢键的形成对聚联乙炔囊泡的变色缺一不可.本研究首次揭示了由水结构破坏剂参与的聚联乙炔囊泡变色机理,有助于理解共轭聚合物热相变过程中的Hofmeister效应.  相似文献   
8.
脂肪酸诱导的磷脂膜的热力学行为对于认识细胞内复杂的机制有着重要意义,而前人在研究脂肪酸与磷脂膜相互作用时大都在稀溶液中进行;拥挤环境下脂肪酸诱导磷脂膜的相变行为还未见报道。本文以二肉豆蔻酰磷脂酰胆碱(DMPC)构建囊泡模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系统地研究了在不同浓度、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拥挤环境中不同结构的脂肪酸对DMPC磷脂囊泡相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拥挤环境中,PEG对纯的磷脂囊泡相变的影响与大分子的分子量和浓度相关。对于脂肪酸/磷脂囊泡(FA/DMPC),PEG的存在对囊泡相变产生显著影响。在所考察的分子量和浓度范围内,PEG使FA/DMPC囊泡相变增加。短链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原本使DPMC囊泡相变降低,但PEG缩小了降低幅度,甚至导致相变增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PEG对FA/DMPC的相变具有协作增强效应,且其影响均与大分子的分子量和浓度相关。另外,随着PEG浓度的升高,磷脂囊泡的协同单位数逐渐降低,表明拥挤环境会影响磷脂双分子层的均一性,使协同发生相变的分子数降低。本文的研究表明,大分子拥挤环境能够对扰动的磷脂双分子层起到一定的修复作用,这一现象在生物膜相关领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目前大分子水溶胶对于味觉物质的影响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胶体自身的性质以及胶体结构与味物质的相互作用.本文选择了食品中常用的瓜儿豆胶(GG)和刺槐豆胶(LBG),研究了这两种非离子水溶胶对甜味剂阿斯巴甜(APM)感官甜度的影响,并探索了其中的物理化学机制.感官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瓜儿豆胶和刺槐豆胶对阿斯巴甜的甜度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水溶胶浓度的增高,达到高分子临界交叠浓度C*后,抑制作用更明显.基于人工受体模型,利用等温滴定量热(ITC)技术发现,两种水溶胶存在条件下阿斯巴甜与受体模型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急剧减小.另外,通过对甜味剂存在下非离子水溶胶的水分分布、扩散性质的考察,发现随水溶胶浓度增加,体系的结合水含量均增多,尤其是水溶胶浓度达到临界交叠浓度(C*)后增多的现象更明显;同时,分子的扩散也受到了阻碍,从而导致阿斯巴甜感官甜度的降低.本研究表明,探索大分子水溶胶对甜味剂分子与受体结合差异性的影响、溶液中水分子的弛豫性质及赋存状态、结合体系的粘度及扩散性质的研究,为理解大分子水溶胶对甜味影响的物理化学机制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