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1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一、金属原子簇酶(蛋白)研究的重要意义 7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在许多重要的多核金属酶或蛋白的活性中心中,过渡金属原子间存在明显的电子相互作用,而这种电子相互作用在生物系统中对生物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各金属原子得以作为生物功能的组成单元参与酶(蛋白)的整个生化过  相似文献   
2.
Three types of unit combinations, FeS2Fe + FeS2Fe, FeS2Fe + MoS2Fe and MoS2Mo + MoS2Mo, lead to Fe4S4, MoFe3S4 and Mo2Fe2S4 cubane-like clusters, respectively. A new doubly bridged single cubane cluster [Mo2Fe2S4(C4H8dtc)6]·3.5C2H2Cl4 has been obtained and its structur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
陈冬玲  林贤梯 《结构化学》1993,12(6):480-489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的过渡金属有机物—金属杂苯化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谱学信息、芳香性及化学反应性。  相似文献   
4.
林贤梯  陈冬玲 《结构化学》1991,10(4):308-313
本文从分析R、R_w和e.s.d.表式入手,结合实例讨论了衍射点数对X-射线晶体结构测定结果的影响,提出测定一个晶体结构并能获得较佳结果的最合理衍射点数(NO)至少应该比总变量数(NV)多9~10倍,即NO/NV≥9~10的看法,建议在测定晶体结构工作前期收集衍射数据时,应预估好2θ角范围,保证NO/NV值达到9~10的起码值,以便获得较理想的结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5.
陈冬玲  刘秋田 《化学通报》1989,(12):14-20,46
谈到芳香取代反应,人们立刻会想到芳环上取代基的o~-、p-、m~-位上氢原子的取代反应。然而对另一类反应,即环上取代基本身的取代反应却少为人知。它是起始于试剂对芳环上取代基所在位置(ipso位)的进攻,进而置换了该取代基的反应。称作ipso取代反应。某些研究表明,试剂对氢原子所在位置的进攻与它对ipso位的进攻处于竞争状态,往  相似文献   
6.
金属原子簇化合物(以下简称为金属簇合物)化学是在金属有机化学与无机络合物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的学科。近二十年来,它的发展极为迅速。由于这类化合物在结构上的特殊性、键型上的多样性、簇骼类型及配体种类的复杂性,它们的命名显得相当复杂,不易掌握。为了探索、了解如掌握金属簇合物的命名原则及规律,从而为它们的中文命名打下基础。笔者根据英国剑桥大学结晶学数据中心对金属簇合物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东山区0~6岁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广州市东山区 0~ 6岁儿童血铅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探讨相应的预防策略 ,于2 0 0 2年 1~ 1 2月对东山区当年入托儿所、幼儿园 65 3名 0~ 6岁儿童进行了血铅等六种元素检测 ,并对被检测儿童家长发放调查问卷 ,进行了儿童个人情况及家庭生活环境等调查。结果表明 ,65 3名儿童血铅水平为 ( 89 2 3± 2 4 3 4) μg/L ,儿童铅中毒 (诊断标准≥ 1 0 0 μg/L)的比例是 46 7% ,儿童铅中毒以Ⅰ~Ⅱ级为主 ,我区儿童铅中毒流行率 46 7% ,低于我国城市儿童铅中毒的流行率5 1 7% ;高铅组儿童出现钙、锌、铁缺乏发生率较低铅组高 ,并有显著性差异。儿童铅暴露的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儿童在马路上逗留时间长 ,居住环境及经济状况条件差 ,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与摄取铅有关 ) ,家长对铅中毒的认识不足。提示我区儿童血铅水平、铅中毒比例仍较高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金属簇合物是金属络合物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它由两个或多个形成金属-金属键(或有较强相互作用)的金属原子与配体结合而成.自从第一批八面体簇合物Ta_6C_(12)~(2+)、Mo_6Cl_(14)~(2-)被描述以来,至今得到的最大的金属簇已达55核,即Ru_55[P(Bu_3~t)]_(12)Cl_(20)、Rh_(55)(PPh_3)_2Cl_6.有关这类化合物的研究工作已从合成化学、结构表征发展到化学反应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以金属原子簇为其活性中心的酶或蛋白(簇酶(蛋白))的基本结构特征,即金属中心间存在明显的电子相互作用(包括金属-金属键和(或)较强的电子自旋耦合作用),以及天然簇酶(蛋白)活性中心金属-金属相互作用表征,并分析开展这种酶(蛋白)活性中心化学模拟研究的重要意义,介绍已经实验验证的簇酶(蛋白)活性中心的化学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
陈冬玲  刘秋田 《结构化学》1991,10(4):314-318
<正> 金属对分子H_2的活化反应,在应用科学及理论科学中均为重要的化学反应。H—H键是一强健(键能为431240.4J/mol)。因此H_2分子对不饱和物及其它化合物的加成反应,必须通过金属中心(M)的催化活化,形成碱性中间物M,即金属一分子H_2络合物(以下简称为分子H_2络合物),随后H—H键断裂形成金属氢化物MH。这一过程在催化加氢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按两种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