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2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马兜铃内酯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绵毛马兜铃的根茎中分离出一种新的倍半萜内酯, 它的分子式由高分辨质谱数据确定为C~1~5H~2~0O~2, 它的结构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 晶体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为P1, a=0.6275(3)nm, b=0.8057(4)nm, c=1.3622(6)nm; α=88.78(4)°,β=91.44(4)°, γ=105.20(4)°; Z=2.3107。  相似文献   
2.
3,6—二[二甲氨基]二苯并碘六圆氯化物的晶体呈淡黄色六棱柱状。该晶体所属的空间群是P2_1/n,晶胞参数为;a=11.073(2),b=13.766(1),c=11.229(11),β=99.36(5)°,Z=4。在CAD—4四圆衍射仪上用Mo-Kα射线收录了Ⅰ≥3σ(Ⅰ)的独立衍射数据2293个。晶体结构用重原子法解出,晶体结构参数经全矩阵最小二乘方法修正,偏离因子R=0.085。 结构测定结果表明,分子中二苯环不共面,其二面交角约为133°。值得指出的是,围绕对称心成心对称的一对分子呈二聚状态。二聚体中二碘原子、二氯原子及与碘原子毗邻的四个碳原子共处于一个平面。二聚体中I—C1间距有3.074和3.102两种,围绕碘原子的四个键角值为90°左右。在二聚体中碘原子以dsp~2。杂化轨道与周围的二氯原子、二碳原子键合。  相似文献   
3.
The paper reports the forma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dihydronitidine, expounds thereasons and conditions of easily formed oxynitidine, and discusses anticancer mechanism ofnitidine (cation). The crystallographic parameters of dihydronitidine are: space group P2_(1/n),a= 12.54(1), b = 9. 148(5), c = 14.748(8)A, β= 92. 12(6)°,Z =4. 4108 independent reflec-tions were collected within the range of 3°≤2θ≤54°, of which 2137 intensity data with I≥3σ(I) were used in the structural determination. The crystal structure has been refined byfull matrix least-square method to a final R of 0.050.  相似文献   
4.
冬凌草甲素乙酰衍生物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凌草甲素是从抗癌中草药冬凌草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成分。它的乙酰衍生物的晶体结构和分子结构已由X—射线衍射法中直接法解出,R因子被修正到0.067。其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问群为P2_1,晶胞参数是:a=8.923(3),b=6.551(2),c=20.102(3),β=99.77(2)°晶胞中含有两个C_(22)H_(30)O_7分子和两个乙醇(溶剂)分子。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分子中含有部分共轭的α—亚甲基环戊酮的五员环。其内角均分别地远小于各自碳原子SP~2或SP~3杂化所要求的数值,而含有较大的内应力。  相似文献   
5.
引言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有机抗癌药物分子,是由C、H、O、N等较轻元素构成的。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程度的抗癌活性应与其分子结构的某种特殊性和规律性有关系。用结构化学手段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这类药物分子立体结构的特殊性,进而总结它们的规律性,对于阐朗其作用机理,从结构改造入手改进天然药物性能,以及人工合成新的抗癌药均有好处,另一方面也丰富了  相似文献   
6.
唐根源  吴红京  陈元柱 《色谱》1993,11(3):169-170
抗癌药醋酸两面针在临床早有应用。近来发现醋酸两面针在碱性溶液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氧,变成氧化两面针,报道了氧化两面针的晶体结构,并阐明氧化两面针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形成醋酸两面针。但至今未见国内外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来研究醋酸两面针的报道。我们用高效液相色谱详细研究了在温和条件下醋酸两面针变成氧化两面针的情况,对阐明两面针的抗癌作用机理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天然萜类分子中部分共轭五员环的内应力与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讨论了某些香茶菜属植物中的贝壳杉烯(ent-Kaurene)及 B-闭联贝壳杉烯(B-Seco-Kaurene)等化合物中的α-亚甲基环戊酮、α-亚甲基五员内酯环、α-亚甲基六员内酯环以及含有两个sp~2杂化碳原子的五员环等结构,由于它们具有一定的内应力而导致化合物的化学活性提高,它可能与抗肿瘤活性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程培元和许美娟等人,从抗癌中草药大叶香茶菜(Rabdosia Macrophylla)中分离得一种新的、饱和的贝壳杉型二萜类化合物:C_(24)H_(36)O_9,定名为大叶香茶菜辛素(Rabdophyllin-A,以下简称为大叶辛素)。从化学和光谱学数据可得出如下的结构式。  相似文献   
9.
溪黄草甲素的晶体和分子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兹武  陈元柱  金人玲  程培元 《化学学报》1986,44(11):1139-1143
溪黄草甲素,C_(20)H_(26)O_5,M_r=346.43,是从中草药溪黄草(Radosia serra [Maxim] Hara)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它的结构式已由化学分析和光谱数据确定为1,14-二羟基-7,20;19,20-二桥氧-(1α,4α,7α,14R,20R)-贝壳杉烯-16-烯-15-酮(1),和它的同系物kamebakaurene(2)的结构式大体相似.  相似文献   
10.
陈元柱  杨丽丽  徐本杰  黄治勋 《化学学报》1989,47(11):1048-1051
从两面针植物中分离得新生物碱7-去甲-6-甲氧基-5,6-二氢白屈菜红碱(C~2~1H~1~0O~5N的单晶结构已用直接法解出:空间群为P2t/c,晶能参数:a=14.213(7),b=17.347(3),c=7.513(9)A,β=101.40(13)°,z=4。对I≥3σ(I)的1876个独立反射, 用全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到R=0.096和Rπ=0.077(单位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