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5篇
  202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化学-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稀土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对氯偶氮氯膦(CPA—PCL)为螯合剂,VS-Ⅱ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为载体,以先吸着后螯合方式对稀土元素与基体元素进行分离与富集,并经酸溶制备成溶液,采用溶液进样法直接由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S)测定15个稀土元素。该法具有简便、整合剂用量少、基体效应小的特点,精密度、准确度及检测限均能满足地质样品分析要求,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固相反应法设计了Dy3+, Sm3+共掺杂双钙钛矿结构Ca2LaTaO6(CLTO)光色可调的白光发光二极管(LED)荧光粉. 通过Rietveld精修计算, 确定了Ca2LaTaO6的晶体结构参数和Dy3+, Sm3+离子的晶格占位, 并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禁带宽度. 激发/发射光谱和荧光衰减行为证实了共掺杂体系中Dy3+到Sm3+的能量传递. Dy3+→Sm3+的能量传递机制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 离子间的临界距离为1.176 nm. 基于Dy3+→Sm3+的能量传递, 可通过调节Dy3+/Sm3+离子的掺杂浓度比, 使发光颜色从黄色转变为黄红色, 并实现白光发射. 利用该荧光粉与紫外芯片结合制作成白光发光二极管器件, 并确定了这些LED器件的发光效率、 CIE色度坐标、 相关色温(CCT)和显色指数(CRI)等. 结果表明, 这些荧光粉在紫外激发的白光LED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流动注射在线VS-1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地质物料中痕量银的体系。通过离子交换使[AgCl2]-吸附于装有纤维的微型柱中,随后用硫脲洗脱,并在线引入FAAS中进行测定。每次消耗样品溶液8ml,进样频率45次·h-1,浓集倍率36,相对标准偏差为2.5%,方法检出限(3σ)0.2μg·L-1。方法用于地质标样中痕量银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研制出一种新型非金属保鲜剂。对跃变型水果苹果、香蕉等进行了常温下的保鲜实验,保鲜期间分别对感官指标、霉腐程度、维生素C、总糖、总酸、水份等观察和测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探讨了保鲜机理。为开发和应用非金属矿产资源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孙鹂  邹海峰  王成 《应用化学》2007,24(11):1259-0
纳米tio2;超临界co2;非水解;形貌可控;表面修饰;纳米棒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