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9篇
晶体学   2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便、可规模化制备CoO纳米线@C/碳布(CC)复合材料的方法,该复合材料可用作无粘结剂锂离子电池负极。首先通过简单的水热和煅烧法制备了CoO纳米线@碳布复合材料,再通过葡萄糖溶液浸渍和煅烧获得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CoO纳米线@C/CC复合电极材料。碳包覆的CoO纳米线均匀地分散在碳布上,形成导电的碳网络。在碳布上原位生长的CoO纳米线可以有效缩短锂离子的转移路径,降低接触电阻。碳涂层厚度约为1 nm,显著抑制了锂离子嵌入/嵌出过程中活性材料的粉碎,以及CoO在电解液中的直接暴露。结果表明CoO纳米线@C/CC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无粘结剂负极时,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电流密度为1 A·cm-2时,200次循环后的比容量为863 mAh·cm-2(容量保持率75.83%)。本研究为柔性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2.
探讨药物与细胞膜的作用对于改善药物的药理活性、揭示药物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拉曼光谱技术对五种人参皂苷分子与DMPC磷脂双层膜的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人参皂苷分子的作用下,DMPC的极性头部骨架构象没有发生变化。Rb1和Rh2增多了脂肪酰链中无序性的构象,增强了侧链排列的无序性,而三醇组皂苷Re,Rf和Rg1对DMPC双层膜的影响较小。DSC结果进一步表明,Rb1和Rh2均与DMPC双层膜发生了强相互作用,两皂苷分子使DMPC的相变温度显著降低,双层膜的流动性增强。Rf对DMPC双层膜的扰动作用要强于Re和Rg1。  相似文献   
3.
4.
用二维拉曼相关光谱技术研究了稀土离子Eu3+对血红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以Eu3+浓度作为微扰,血红蛋白的结构敏感谱带均对微扰敏感,氧化态和自旋态标志谱带1374和1640cm-1发生了同步变化,且明显先于其它谱带强度的变化,稀土离子Eu3+对血红蛋白的作用主要是影响它的氧化态和自旋态.  相似文献   
5.
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定量(iTRAQ)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东北梅花鹿快速生长期(60 d)与骨化期鹿茸(90 d)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共鉴定出127种差异蛋白。与骨化期鹿茸比较,快速生长期鹿茸中显著上调的差异蛋白80种,显著下调差异蛋白47种,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外基质、核小体、珠蛋白-血红蛋白复合物、肌动蛋白丝、内质网-高尔基中隔室、内质网官腔及核内膜等部位。快速生长期鹿茸显著上调的差异蛋白主要是参与血氧运输、神经生长和再生、软骨和骨组织发育及ATP合成的功能蛋白,而显著下调的差异蛋白主要为参与软骨内骨化过程的功能蛋白,这些蛋白在鹿茸不同生长时期表达量的变化与鹿茸的快速生长和骨化进程密切相关。本研究为系统揭示鹿茸快速生长及骨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同时对研究鹿茸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威  徐之薇  王睿  赵雨  贾琼 《色谱》2023,(10):891-900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一类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严重危害,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因此,建立准确、快速、灵敏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色谱法是常用的检测真菌毒素的方法,但由于真菌毒素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泛,样品基质复杂,且各类真菌毒素在实际样品中含量极低,难以对其进行直接分析。因此,发展适宜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并用于真菌毒素的高效分离富集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近年来,以金属有机框架(MOF)、共价有机框架(COF)为代表的多孔有机框架材料因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可调的孔径、多样的框架结构、活性位点分布均匀、结构可修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真菌毒素的样品前处理领域。同时,这些优点赋予MOF/COF材料以优异的荧光性质、电化学性质,使其在真菌毒素的分析传感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针对近年来MOF/COF材料在真菌毒素分离富集中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固相萃取、分散固相萃取、磁固相萃取、免疫磁珠分离)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同时,针对MOF/COF材料在真菌毒素荧光传感、电化学传感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与展望,为进一步探索MOF/COF材料在真菌毒素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综合灰色系统理论、理想解法和欧氏距离,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理想关联距离度的课程评估方法,给出了建立评估模型的基本步骤.定量处理的指标,经过理想化、标准化后,定义关联数,由此计算关联距离度.通过灰色关联距离度,建立了一种接近最优方案远离最差方案的评估模型.并通过学院近期的课程评估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智能分子计算系统可以精确操控纳米器件、原位监控生物化学反应和智能调控生物体内的基因表达,因此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优越的应用前景.核酸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具有纳米级尺寸、易于化学合成、可预测的碱基互补识别能力以及重要的生物调控功能等特性,是构建智能分子计算系统的理想材料.目前,研究人员已经设计出包括布尔逻辑门、分子电路、人工神经网络在内的大量基于核酸的智能分子计算系统,可以用来解决各种生物医学领域的难题.本文重点介绍了基于核酸的智能核酸分子计算系统的构建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摘 要:建立了硫酸、过氧化氢湿法消解、ICP-AES测定铑派克洗水铑的含量的分析方法。确定了硫酸碳化有机物,过氧化氢溶解煮沸,氢氟酸除硅,于4mol/L盐酸体系,碲共沉淀富集铑,10%盐酸介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铑量。在选定条件下,测定含铑有机物洗水中0.0003 g/L~0.010 g/L的铑,相对标准偏差(RSD,n=7)和加标回收率分别为:铑0.545%~2.91%和99.62%%~100.55%。。方法准确、快速、简便,测定结果与火试金富集分析方法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0.
人参皂苷Rg3的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参皂苷是人参的有效化学成分,其中人参皂苷Rg3因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而备受关注。运用拉曼光谱的方法,对人参皂苷Rg3的两种异构体20-(R)-Rg3和20-(S)-Rg3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因20位羟基空间位置不同,20-(R)- Rg3与20-(S)- Rg3相比,归属于亚甲基的振动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明两种异构体的堆积方式不同。归属于CC振动的1 674 cm-1峰的强度明显降低,表明在20-(S)-Rg3中,C27和C28较20-(R)-Rg3处于分子内部。对比拉曼光谱还发现,这一对异构体中糖环的空间结构基本相同。两种异构体拉曼光谱的明显差异,使得拉曼光谱技术成为鉴别人参皂苷Rg3异构体的一种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