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化学   3篇
物理学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Hg原子6 ̄3P_1→6 ̄1S_0态253.652nm紫外辐射是系际交叉跃迁最著名的一例,可归因于其单重态6 ̄1P_1与三重态6 ̄3P_1的组态混合.计算结果表明,对于Hg原子的6s6p组态,LS耦合方式仍是其较好描述.  相似文献   
2.
用穆斯堡尔谱考察以化学形式结合到煤中的铁催化剂和以物理形式外加等量铁催化剂对内蒙红旗褐煤加氢液化的催化活性,发现残渣中γ-Fe/Fe_(1-x)S比越大,液化产率越高,表明γ-Fe是一种较Fe_(1-x)S活性更高的新的活性相。离子交换煤中的Fe~(3+)离子由于粒度细小,分布均匀,易转化为γ-Fe相,因而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Hg原子6 ̄1S_0→6 ̄3P_0.1.2的电子碰撞激发,不仅仅是简单的非弹性碰撞过程的能量转移,还包含电子交换以及Hg原子俘获电子形成极短寿命(≤1O ̄13S)的Hg ̄-离子态(6s6p ̄2)而共振这样两种强烈影响激发截面的重要机制,电子与Hg原子的弹性碰撞存在量子效应,弹性散射截面σ_0与电子初动能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铁硫化物催化剂及其液化残渣的穆斯堡尔谱测定,研究黄铁矿FeS_2在四氢萘(H_2气氛)中的热分解。由此制备得不同硫含量的铁硫化物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在加氢液化过程中的转化及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跟踪氧化铁催化剂在褐煤液化中随时间的演变过程,同时考察它们在不同S/Fe比系列和不同温度系列中的活性组分及其催化活性。此外,还就超细颗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