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蒋尚达 《大学化学》2019,34(12):73-78
钆离子是元素周期表中自旋值最大的离子,其轨道角动量被完全淬灭,具有十分特殊的电子结构。本文以核磁共振造影剂以及分子自旋量子比特为例介绍了钆离子在前沿科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滴定、稳态荧光淬灭和反向盐滴定实验研究了双核钌(II)配合物[(bpy)2Ru(ebipcH2)Ru(bpy)2](ClO4)4 {bpy=2,2'-联吡啶; ebipcH2=N-乙基-4,7-二(咪唑-[4,5-f]-(1,10-邻菲啰啉)-2-基)咔唑}与酵母RNA 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该双核配合物以插入方式与酵母RNA 作用, 在生理盐浓度下(≈150 mmol/L NaCl)该配合物与RNA 的相互作用明显强于DNA.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3个Ru(Ⅱ)金属配合物与酵母RNA的键合动力学.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一个氢键桥联的双核Co(Ⅱ)双螺旋化合物[(L)CoCl]2·2H2O(L=6-甲基吡啶-2-甲醇),并研究了它的介电和磁性质。磁性测试、HF-EPR谱分析和介电性质均表明,该分子内氢键在磁交换相互作用和介电性能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头计算对这一结论给予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5.
构建含镧系稀土金属离子的分子基磁性材料是当前分子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按照单稀土离子,稀土离子-稀土离子(4f-4f)相互作用体系,稀土离子.过渡金属离子(4f-3d)相互作用体系,稀土离子.自由基(4f-p)相互作用体系的顺序,介绍了含镧系稀土金属离子的单离子磁体,基于稀土金属离子,过渡金属离子和自由基多核簇的单分子磁体、单链磁体和磁有序体系的磁学性质.根据磁性分子材料中自旋载体和磁耦合性质的不同,分别用实例介绍了磁耦合、磁有序和磁驰豫性质的特点和来源.首先,本文综述了孤立的单稀土离子配合物体系的结构和磁学性质.由于稀土金属离子的4f电子具有强的旋轨耦合作用和较大的磁各向异性,所以有些单稀土离子配合物如双酞菁铽、镝等体系具有慢的磁驰豫行为,其低温下的磁滞回线呈现台阶状,被称为单离子磁体.该类分子基磁性配合物慢磁驰豫性质的来源可以用镧系稀土离子的电子自旋磁矩、轨道磁矩、核自旋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释.具有场诱导缓慢磁驰豫行为的单稀土离子配合物是另一类引起关注的磁性分子材料.该类配合物在零场下交流磁化率的虚部没有峰值,而在一定的外磁场下,其交流磁化率的虚部出现峰值并具有频率依赖性.这种现象可能可以归因为体系的Kramer简并基态在外场下消除了快的磁驰豫过程,使慢的磁驰豫过程,如Orbach过程成为主导.其次,本文综述了稀土离子的4f电子之间的磁耦合作用和磁学性质.一方面,对于具有4f^7电子构型的含Gd(III)离子配合物,f电子之间的磁耦合作用主要是各向同性磁交换作用.由于4f电子能量很低,同其他稀土离子f电子之间的耦合作用被外层轨道屏蔽,所以磁耦合常数很小,无法形成磁有序的结构;另一方面,对于有强旋轨耦合作用的非4f^7电子构型的稀土离子配合物,由于理论计算和拟合上的困难,其4f电子之间的磁耦合作用的机理研究还很少.值得关注的是,有报道发现Dy3簇合物具有单分子磁体的性质,并且基态几乎是非磁的,其磁性来源主要是丰富的低激发态能谱,也就是说,一般认为的单分子磁体必须具有大的自旋基态并不是发生缓慢磁驰豫行为的必要条件.再次,本文综述了稀土金属离子一过渡金属离子簇合物的磁学性质.由于4f-3d之间的磁耦合作用要远大于4f-4f电子之间的磁耦合作用,所以此类配合物磁学性质和磁构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多,其磁学性质也相对丰富.由于Gd离子和Cu离子的旋轨耦合作用较小,理论计算和磁性数据的拟合相对简单,所以对于磁构关系和磁耦合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Gd—Cu体系.对于存在强旋轨耦合作用的其他镧系稀土离子,可能出现磁有序,慢的磁驰豫等其他磁学现象.实验上也合成了一些基于4f-3d作用的单分子磁体和单链磁体.此外,本文还综述了稀土金属离子.自由基体系的磁学性质.对于自由基与稀土金属离子之间的耦合,由于不需要通过抗磁性的其他原子,所以可能产生比4f-4f,4f-3d体系更强的磁耦合作用.实验上,也的确发现了一些具有磁有序行为的4f-自由基分子磁性材料,但磁有序主要发生在低温区.最后,对稀土分子基磁性材料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蒋尚达 《化学教育》2022,43(24):120-124
系统阐释了分子磁性研究中磁场强度、磁感强度、磁矩、磁化强度、磁化率等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和单位,并厘清了以上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和电磁单位制中的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使用分子磁学基本公式、Van Vleck公式和Brillouin函数计算分子摩尔磁化强度和摩尔磁化率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稀土元素的电子结构特点,并以稀土永磁体、稀土单离子磁体、稀土磁共振造影剂和稀土分子量子比特等主题为例,介绍了部分稀土元素在和磁性质相关的生产和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分子磁学主要研究无机配合物以及有机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磁性之间的关系。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分子纳米磁体可以在单分子尺度上实现磁双稳态,独立作为一个磁功能单元,可能突破尺寸对传统磁性材料的制约,有望实现超高密度磁存储。分子纳米磁体中清晰的量子态也为量子退相干研究提供了化学调控的手段,这将为量子计算机提供物质基础。本文简要介绍了分子纳米磁体的概念和特征,并对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滴定、稳态荧光淬灭和反向盐滴定实验研究了双核钌(II)配合物[(bpy)2Ru(ebipcH2)Ru(bpy)2](ClO4)4 {bpy=2,2'-联吡啶; ebipcH2N-乙基-4,7-二(咪唑-[4,5-f]-(1,10-邻菲啰啉)-2-基)咔唑}与酵母RNA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该双核配合物以插入方式与酵母RNA作用, 在生理盐浓度下(≈150 mmol/L NaCl)该配合物与RNA的相互作用明显强于DN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