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化学   16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表面活性剂极性端在胶束增敏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极性端主要是由荷电中心原子及次碳链所组成。我们认为,一个比较完备的胶束增敏理论,应该能够解释表面活性剂极性端不同时的增敏现象和对实验条件的影响。目前,在分析化学中所使用的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也反映在极性端部分。因此,要解决增敏现象的本质,找出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在胶束增敏作用中的异同,有  相似文献   
3.
臧二乐  梁树权 《应用化学》1995,12(3):107-108
磷钼酸四氢三铵的制备及其交换性能臧二乐,梁树权(北京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北京100094)(中国院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关键词磷钼酸四氢三铵,制备,离子交换性能通式为M_nXY_(12)O_(40)·pH_2O(其中M为一价阳离子;X为P、As、Si、G...  相似文献   
4.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通式为C_(10)H_(33)M(C_2H_(2n+1))_3·X(式中n=2,4;M=N或P;X=Cl或Br)的季鏻盐及季铵盐阳离子表而活性剂,试验结果表明,次链碳原子数增加时,表面活性剂的CMC值呈现降低的趋势。当增大次链取代基体积,或用磷原子代替极性端中荷电中心氮原子时也可导致CMC值的下降。本文还研究了上述表面活性剂对显色反应的增敏作用。增敏现象通常发生在体系的CMC值附近,但吸光度达到最大时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均超过共CMC值。根据以上结果,可以认为增敏现象与胶束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臧二乐  李萍 《有机化学》1994,14(6):581-592
本文综述了对映选择催化 Diels-Alder 反应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8.
9.
对映选择催化环丙烷化反应中活性铜催化剂组成的测定臧二乐,李萍,胡秉方(北京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北京100094)关键词铜络合物,催化机理,环丙烷化手性铜(Ⅱ)络合物已广泛应用于催化环丙烷化反应[1,2].关于反应中催化活性体的组成,结构及诱导机理却不...  相似文献   
10.
显色反应中表面活性剂增溶及增敏机理的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有不少显色反应,由于以下各种原因,很难应用于光度分析。一、反应速度缓慢,二、有色配合物不够稳定,三、反应灵敏度不高,四、显色剂及配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五,显色剂与配合物的吸收光谱重叠。为此,许多分析工作者采用了各种手段,试图改变和克服以上各种缺陷,但结果往往使操作烦琐。在这种情况下,唯独胶束溶液体系能够发挥其较好的作用,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胶束溶液体系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始于1958年,而大量研究及应用的报导则在六十年代末期。近年来,一些新型的表面活性剂也逐步得到使用,除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外,阴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