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5篇
物理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
研究了湿法隔膜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与白油混合体系在挤出流延过程中快速、非等温结晶行为。通过Flash DSC和常规DSC技术表征了不同固含量体系在不同冷却速率条件下微观晶体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当冷却速率低于104 K/min时,起始结晶温度随冷却速率增大而缓慢降低,得到的晶体片晶熔融温度和厚度随冷却速率增大而减小;当冷却速率高于104 K/min时,起始结晶温度随冷却速率增大而迅速降低,而片晶厚度则变化不大;高的流延辊温得到的铸片晶体熔融温度高,片晶厚度大,且UHMWPE固含量越高,高、低温流延辊得到的铸片晶体熔融温度与片晶厚度差别越大。  相似文献   
2.
胡玉涛 《物理通报》2011,40(7):38-40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既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又是高考的热点.它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几种边界磁场的极值问题,如何根  相似文献   
3.
胡玉涛 《物理通报》2011,40(10):31-33
要更好地掌握电场的知识点并加以应用,必需抓住电场中几个容易忽略的问题,如电荷的性质、电场的方向、电荷进入电场的时刻、电荷运动的往复性、受力大小的不确定性等等.  相似文献   
4.
在湿法隔膜制备过程中,热定型工艺与常规热定型工艺有所不同,在高温处理同时还需要对隔膜进行拉伸回缩,即湿法隔膜在热定型过程中存在拉伸外场和温度场耦合作用.本文通过设计不同拉伸比与回缩比,研究了热定型工艺中拉伸外场(拉伸比、回缩比)对隔膜微观结构及宏观热收缩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 发现,小的拉伸比(≤1.3)仅作用于聚乙烯的...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同时测定加味四逆散中柴胡皂苷a、芍药苷、橙皮苷、橙皮素、甘草酸和甘草苷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方法,并应用于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18)柱(100×2.1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溶液-乙腈;体积流量0.5mL/min;进样量为5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方法对6种化合物测定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值均小于8.3%,准确度为94.3%~104.9%,基质效应在82.5%~101.6%合理范围内,提取回收率在85.8%~94.3%之间。经方法学考察,该方法快速、成本低,可同时监测加味四逆散中6种生物活性成分的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高速弹体对钢筋混凝土靶的侵彻/贯穿效应,以100 mm口径滑膛炮作为发射平台,驱动10 kg级卵形弹体以820~1195 m/s速度撞击强度为31.0~43.6 MPa的钢筋混凝土靶,获得了弹体侵彻/贯穿钢筋混凝土靶的终点弹道实验数据,并对弹体的侵彻/贯穿深度、靶板侧面自由面效应、弹体的变形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弹体的侵彻/贯穿深度为2.2~2.8 m,部分经验公式预估的侵彻/贯穿深度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当靶面相对尺寸较小且弹速较高时,靶板侧面自由面效应比较明显;当弹速达到1195 m/s时,弹体开始由刚体向半流体转变。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同时定量测定大鼠血浆中阿帕替尼和紫杉醇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并应用于药动学研究。血浆样品经固相萃取(SPE)处理。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体积流量0.4 m L/min,柱温40℃,进样量为3μL。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模式(ESI+),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定量测定。阿帕替尼和紫杉醇在0.5~1 500μg/L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最低定量下限(LLOQ)均为0.5μg/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8.4%,准确度为92.5%~107.1%,提取回收率为86.2%~95.1%,基质效应(86.6%~108.6%)不影响待测物血药浓度的测定。经方法学验证,该法快速灵敏,可同时对阿帕替尼和紫杉醇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为临床联合用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溴酸钠和氯化铁为助催化剂2,2,6,6-四甲基-N-氧化哌啶(NaBrO3-FeCl3-TEMPO)新型催化体系,以苯甲醇的氧化为研究对象,得出各成分与底物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2%TEMPO、35%NaBrO3、3.7%H2SO4、2%FeCl3·6H2O。该体系在室温下可有效实现芳香醇、脂肪醇及杂环醇的氧化,收率高(99%)、选择性强(99%),在无氧条件下,仍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