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化学   9篇
  201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最近, 我们发展了一个用两价钯催化开链烯丙基炔酸酯环化以立体选择性合成α-亚烷基-γ-丁内酯的方法[1]。在此法中, γ-丁内酯环是由原料酯中的烯炔环化发生碳-碳键偶联而生成的。值得注意的是: 反应产物中β, γ-位取代基的立体化学可以由叁键上的取代情况来控制, 即无取代的丙炔酸酯生成β,γ-反式二取代产物, 而取代的炔酸酯生成β, γ-顺式二取代产物。此方法特别意义在于可从易得的光学纯烯丙醇出发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光学纯内酯的任何一个对映体[2]。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们发展了一个用两价钯催化开链烯两基炔酸酯环化以立体选择性合成α-亚烷基-γ-丁内酯的方法。在此法中,γ-丁内酯环是由原料酯中的烯炔环化发生碳-碳键偶联而生成的。值得注意的是:反应产物中β,γ-位取代基的立体化学可以由叁键上的取代情况来控制,即无取代的丙炔酸酯生成β,γ-反式二取代产物,而取代的炔酸酯生成β,γ-顺式二取代产物。此方法特别意义在于可从易得的光学纯烯丙醇出发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光学纯内酯的任何一个对映体。  相似文献   
3.
纪建国  叶蕴华  邢其毅 《化学学报》2001,59(10):1614-1618
三七经水煎提取,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以及RP-HPLC分离获得多种含肽类化合物组分,采用游离及酸水解后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对照分析的方法预示了提取液中肽类化合物的存在,经氨基酸组成分析、聚丙烯酰胺薄膜双向层析、羧肽酶C-末端序列分析、质谱测定等方法分析,将YN-3H12组分鉴定为还原型谷胱甘肽,YN-3H11组分鉴定为腺嘌呤,本研究方法可为植物中水溶性肽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脑枕叶区衰老进程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从23岁、64岁、72岁、83岁以及94岁无神经性和精神性疾病史个体大脑皮层枕叶区取样.制备蛋白质样晶.进行双向凝胶电泳(2-DE)、考马斯亮蓝染色、凝胶扫描和Image Master 2D Elite软件分析,每张胶上平均可检测到1000个以上蛋白质点.通过软件半定量分析.进一步研究了衰老过程中枕叶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发现随年龄增长有7种蛋白质有一致的显著上升或下降趋势.应用质谱进行肽质量指纹图谱(PMF)和/或肽序列标签(PST)分析.数据库检索共鉴定了11种蛋白质.其中有5种具有一致的上调或下调性.包括神经元突触结构蛋白低分子量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 triplet L protein.NF—L)、参与抗氧化反应的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Peroxiredoxin)、三羧酸循环关键酶(顺)乌头酸水合酶(Aconitate hydratase)和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烯醇化酶2(Enolase 2)以及分子伴侣蛋白T复合物蛋白l(T-complex protein 1).首次建立了正常人脑枕叶区的双向电泳蛋白质表达图谱.针对人脑枕叶区蛋白质在衰老过程中的差异表达进行了研究,并对差异表达蛋白在衰老进程中可能的生物学意义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组学是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组织或生物体蛋白质组成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与传统的生物学研究相比,蛋白质组学具有快速、灵敏、高通量的优点.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神经系统内特定神经细胞的进程性病变或丢失而导致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蛋白质组学在样品分离、多肽定量、质谱检测及生物标志物临床验证等方面的技术发展,并结合实例综述了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生物标志物发现与验证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行为功能紊乱、神经元逐渐丢失为主要特征的退行性疾病,它对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造成了极大威胁.随着临床标志物(clinical biomarker)概念的提出和定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对于促进AD病诊断、监测疾病进程以及评估现有治疗手段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但临床标志物的遴选存在许多技术难点.定量蛋白质组学利用其能够快速分析和准确鉴定疾病中功能蛋白的特点,大大提高了遴选临床标志物的效率.本文综述了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遴选AD中临床标志物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由于金属硫蛋白(MT)基因的多态性,决定不同亚型的MT异构体的存在,MT亚型异构体的结构是MT功能研究的基础.通过离子交换柱可将MT分成MT-1和MT-2两个异构体,用不同条件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可将MT-1和MT-2分成不同的亚型异构体,并利用MALDI-TOFMS和LC-ESI-MS对比确定了它们的分子量.结果表明,兔肝MT在不同的pH条件下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亚型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MT-1可分为2个主要亚型异构体,分子量分别为6149.0和6244.5,而MT-2主要分为3个亚型异构体,分子量分别为6149.0,6244.0和6127.0.MT-1和MT-2有2个亚型异构体分子量相同的异构体存在.在酸性条件下,MT-1的2个异构体及MT-2分子量为6127的亚型异构体可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8.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在大肠杆菌-酶母穿梭质粒pPIC9K上构建了人三叶因子3(HumanTrefoilFactor3,hTFF3)双结构域突奕体基因,采用毕氏酵母表达系统对目的基因进行了分泌表达。经S-Sepharose,Q-Sepharose,SephacrylS-100纯化后得到突变体蛋白,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SDS-PAGE表明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12000,并在Westernblotting印迹实验中证明能被抗hTFF3抗体所识别,N-端氨基酸测序与天然hTFF3-一致,质谱检测纯化的蛋白出现单体和双体两种形式。用重组蛋白对乙醇诱导的大鼠胃溃疡进行实验治疗表明hTFF3双体突变体与天然形成的双体蛋白具有相同的活力,并且活力高于单体形式的hTFF3。  相似文献   
9.
纪建国  张德仪  江军  叶蕴华  邢其毅 《化学学报》2001,59(10):1740-1744
HOBt,HOSu,HOOBt是多肽合成中常用的试剂,它们常被用作羧基活化试剂和消旋抑制剂。首次发现HOBt,HOSu,HOOBt在碱的存在下可与氯代烷烃溶剂发生反应,并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和对多肽合成的影响。发现反应的产率与碱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物等因素有关,碱性越强,反应速度越快产率越高,HOBt较易反应,HOSu较为稳定,二氯甲烷易生成双取代产物,1,2-二氯乙烷易生成单代产物,所有产物均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共合成8个经合物并通过光谱鉴定。虽然在模型二肽BocAlaPheOCH3合成反应中检测到少量副产物的产生,但二肽的产率>8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