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   9篇
物理学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对于微最铑的测定,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方法不多。近年来铑的多元配合物光度分析法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详细研究了和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用水杨基荧光酮(SAF)测定铑的方法。实验表明,在pH5.5—6.8的Na_2HPO_4-NaH_2PO_4的缓冲溶液中,  相似文献   
3.
非水溶性meso—四(4—氯苯基)卟啉与银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程书麟  张艺 《分析化学》1992,20(1):7-10
  相似文献   
4.
非水溶性meso-四(4-氯苯基)卟啉与银显色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程书麟  张艺 《分析化学》1992,20(1):7-10
本文详细研究了在混合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与CTMAB共同存在下,非水溶性meso四(4-氯苯基)卟啉[简写:T(4-C1-P)P]与银的显色反应。利用该反应建立了高灵敏测定银的光度分析法,用于相纸和定影液废水中银的测定,其结果与ICP-AES和AAS法一致。银与T(4-C1-P)P形成1:2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和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426nm和3.94×10_5 L·mol~-1·cm~-1。银量在0.0~3.2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5.
铱与硫氰酸钾和罗丹明B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铱的光度测定方法目前国内外报道不是很多.尤其摩尔吸光系数能达到10~5的高灵敏度方法更是少见.曾见有报道的方法有:用1,5-二苯苄巴腙的吸光光度法,Ir(Ⅳ)-氧化亚锡-2-巯基苯并噻唑的显色反应测定铱.但理想的显色剂罗丹明B(RhB)用于光度法测定铱尚未见报道.我们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离子缔合物体系;Ir(Ⅳ)-KSCN-RhB显色反应的形成条件、组成、线性范围、选择性等.试验证明,反应的适宜酸度为pH3.2~3.6(盐酸-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体系),缔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599.3nm,摩尔吸光系数为1.58×I0~5.铱量在0~7μg/25ml时服从比耳定律.该体系的组成比为lr~(4 ):SCN~-:RhB~ =1:6:2.本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是水  相似文献   
6.
在p~H为6.3-7.5的介质中,铑(Ⅲ)与间硝基苯基荧光酮以及CTMAB形成三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08纳米,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ε_608=8.89×10~4。铑含量在0-5微克/10毫升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络合物中铑与显色剂的摩尔比为1:3。运用该法测定了三氧化二铝载体铑催化剂中铑的含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在TritonX-100存在下,钯与5-Br-DMPAP的显色条件。在室温下,于pH3.5—6.0的介质中,反应很快完成,钯与5-Br-DMPAP形成1∶1络合物。络合物可稳定48h,最大吸收波长为58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教为3.77×10~4L·mol~(-1)·cm~(-1)。钯含量在0—4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用于三氧化二铝载体和活性炭载体钯催化剂中钯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铑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方  程书麟 《分析化学》1991,19(8):921-923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研究了水杨基荧光酮(SAF)与钯的络合反应,表明在pH5.5—7.0范围内,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存在下,形成蓝紫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88nm,络合物的组成比为Pd:SAF=1:3,摩尔吸光系数为1.1 x 10~5,是目前测定钯灵敏度较高的显色剂。利用上述络合反应拟定了测定方法,用于活性碳催化剂中微量钯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