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涛  相红英  卞江 《大学化学》2016,31(5):89-92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是国内在基础教育阶段探索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同时也是高校探索通过综合评价选拔人才的途径之一。在连续3个轮次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对大学化学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以及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讨论了目前大学先修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相红英 《化学教育》2022,43(16):61-64
项目式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学学科项目构建的原则为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和设置开放性任务。项目实施的教学策略包括3个方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团队授课的教学过程、注重过程和反思的项目评价。以“有机保水材料的合成与性能检测”为项目案例进行了全过程描述,呈现项目教学流程,为实际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学中"有效教学"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红英 《化学教育》2005,26(3):26-28,44
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教师如何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情意原理和序进原理探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4.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命题框架强调“情境”与“知识”同时服务于“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在高三课堂教学中创设复杂实验情境,采用问题解决学习,引导学生在应用内容性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合作习得程序性知识和认识性知识。培养对学科的整体认识,形成严密的知识结构体系和思维逻辑,着重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相红英  刘喆 《化学教育》2006,27(12):19-22
基于中日两国在新课程中都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日本高中新课程早于中国为背景,以Herron(1971)的关于探究水平的理论、降旗(1979)对探究技能的分类以及日本《理科教育用语事典》(1975)中对探究技能的定义为依据,选取中日两国各2套教科书作为分析目标,分析了教科书中以实验为中心的探究活动水平和技能,并用Chi-square test统计分析对结果进行检测,从而明确中日两国的差异性,期望给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相红英 《化学教育》1997,18(3):25-25
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而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过程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