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5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汤为  侯健  颜备岳 《化学学报》2003,61(8):1299-1304
合成了一系列含羟基和乙酰氧基的超支化聚酯,将4',4'二羟基-2-甲酸-三 苯基甲烷(酚酞啉)直接缩聚和将4~',4~"-二羟基-2-甲酸-三苯基甲烷进行酯 交换反应都成功得到了超支化聚酯,以PS作标准物,由GPC测得的重均分子量为 2000到8000,~13C NMR测试表明聚合物支化度略高于50%,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依赖于末端和侧基官能团类型,该超支化聚酯末端含有反应性官能团,具有类似线 性高分子的高的热稳定性,相比之下,由于其大分子的形状和官能团的影响,末端 为乙酰氧基的超支化聚枉费显示了优良的溶解性能,这与一般线性高分子大不相同 ,由于氢键的存在,末端为羟基的超支化聚酯的溶解性能不佳,但是酸酯显示了 优良的溶解性能,这与一般线性高分子大不相同,由于氢键的存在,末端为羟基的 超支化聚枉费的溶解性能不佳,但是酸化可破坏氢键网络,得到的超支化聚酯可深 于一般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系列含羟基和乙酰氧基的超支化聚酯,将4',4'二羟基-2-甲酸-三 苯基甲烷(酚酞啉)直接缩聚和将4~',4~"-二羟基-2-甲酸-三苯基甲烷进行酯 交换反应都成功得到了超支化聚酯,以PS作标准物,由GPC测得的重均分子量为 2000到8000,~13C NMR测试表明聚合物支化度略高于50%,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依赖于末端和侧基官能团类型,该超支化聚酯末端含有反应性官能团,具有类似线 性高分子的高的热稳定性,相比之下,由于其大分子的形状和官能团的影响,末端 为乙酰氧基的超支化聚枉费显示了优良的溶解性能,这与一般线性高分子大不相同 ,由于氢键的存在,末端为羟基的超支化聚酯的溶解性能不佳,但是酸酯显示了 优良的溶解性能,这与一般线性高分子大不相同,由于氢键的存在,末端为羟基的 超支化聚枉费的溶解性能不佳,但是酸化可破坏氢键网络,得到的超支化聚酯可深 于一般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3.
将二官能度单体(A_2)和三官能度单体(BB’2)反应合成超支化聚合物的方法推广应用于共聚反应.用A2——二乙烯基砜(DV),B2——4,4’-三亚甲基二哌啶(TM DP)和BB’2——N-乙基乙二胺(NDA)单体直接反应合成了超支化共聚物.聚合反应时,TMDP和NDA的仲胺基与DV的双键迅速加成,生成一种带有双键和伯胺基的AB’2型中间体,该中间体进一步聚合得到超支化聚砜胺.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色-质联用谱(LC/MSD)等测试手段验证了这一反应机理.产物的支化度随着TMDP与NDA的加料比增大而减小,因而可通过这种共聚合方法来控制超支化聚合物的支化度.当TMDP与NDA的加料比大于或等于4时,产物是半结晶的.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系列含羟基和乙酰氧基的超支化聚酯 .将 4′ ,4″ 二羟基 2 甲酸 -三苯基甲烷 (酚酞啉 )直接缩聚和将 4′ ,4″ 二乙酰氧基 2 甲酸 -三苯基甲烷进行酯交换反应都成功得到了超支化聚酯 .以PS作标准物 ,由GPC测得的重均分子量为 2 0 0 0 0到 80 0 0 0 .13 CNMR测试表明聚合物支化度略高于 5 0 % .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依赖于末端和侧基官能团类型 .该超支化聚酯末端含有反应性官能团 ,具有类似线性高分子的高的热稳定性 .相比之下 ,由于其大分子的形状和官能团的影响 ,末端为乙酰氧基的超支化聚酯显示了优良的溶解性能 ,这与一般线性高分子大不相同 .由于氢键的存在 ,末端为羟基的超支化聚酯的溶解性能不佳 ,但是酸化可破坏氢键网络 ,得到的超支化聚酯可溶于一般有机溶剂  相似文献   
5.
The new approach for synthesis of hyperbranched polymers from commercially available A2 and BB'2 type monomers was extended to synthesize hyperbranched copolymers. In this work, hyperbranched copoly(sulfone-amine) was prepared by copolymerization of divinyl sulfone (A2) with 4,4'-trimethylenedipiperidine (B2) and N-ethylethylenediamine (BB'2). During the reaction,secondary-amino groups of B2 and BB'2 monomers react rapidly with vinyl groups of A2 monomers within 35 s, generating a type of intermediate containing one vinyl group and two reactive hydrogen atoms. Now the intermediates can be regarded as a new BB2 type monomer, whichfurther polymerizes to form hyperbranched copoly(sulfone-amine). The polymerization mechanism was investigated with FTIR and LC-MSD. The degree of branching (DB) of hyperbranched copolymers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the ratio of 4, 4'-trimethylenedipiperidine to N-ethylethylenediamine, so DB can be controlled. When the initial mole ratio of B2 to BB2 was equal to or higher than f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