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无机和分析化学实验合并设课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机和分析化学实验合并设课的探索樊行雪,周其镇,方国女(华东理工大学基础教育学院化学教研组上海200237)在我校各级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总结了多年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开始了对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探索,开设了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合并为...  相似文献   
2.
用传统的分段滴定法测定混合酸中各组分酸的含量,一般要求各组分酸的电离常数间比值要大于10~4,各组分酸浓度相差不能太大,否则不能由一次滴定分别求得各组分酸含量。例如由定量的二氯乙酸(K′=3.32×10~(-2))和定量的醋酸(K′=1.76×10~(-5))所组成的混合酸,在分步滴定曲线上,第一突跃十分不明显,第二突跃较明显(见图1中A线所示)。测定范围受到了很大限制。  相似文献   
3.
用直线法确定酸碱滴定终点的概况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传统的确定酸碱滴定终点的方法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用指示剂;另一类是藉助于仪器,测定物理性能的突变,如电位滴定等。这二类方法都是根据pH-V滴定曲线的原理,从突跃部份找终点。但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酸碱滴定,如果酸的pK值大于7,突跃不明显,就无法用指示剂确定终点位置。用电位滴定虽可用二级微商法算出终点,但如果ΔE/ΔV~V曲线图中曲线两侧不对称,则结果不准确(这和酸的电离常数有关,一般酸的pK值不大于8)。 (二)Ingman,Still和Johansson公式廿世纪五十年代初,有人倡议用直线法代替曲线法来求终点。其中有代表性的为Gran函数  相似文献   
4.
线性回归法求三组份混合酸组份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测定电离常数十分接近的三组份混合酸组份含量的数学处理方法,列出了计算公式、计算步骤井讨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张云  樊行雪 《分析化学》1993,21(8):967-970
本文根据误差理论提出了单纯形法收敛准则的一种改进,导出了收敛精度计算式,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三组份混合酸中组份含量的直接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介绍了测定三组份混合酸中组份含量的数学处理方法。该法不仅简化了实验步骤,而且只需已知该组份酸的稳定常数近似值。列出了计算公式、步骤,并讨论了结果。对电离常数十分接近的三组份混合酸,前曾介绍可用线性回归法分段计算组份含量。但结果误差较大,而且要求各组份酸的条件稳定常数值。现本文介绍一种只需pK近似值,并将实验值代入推导所得的数学模式,利用计算机快速计算出组份含量及条件稳定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