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11篇
物理学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this paper, a model of the motional nonlinear heterogeneous catalysis process is discussed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 line method, the analytical results of elution profile are obtained and the formula which determines the parameters of reaction rate and adsorption isotherm through the motional measurement data under the nonlinear condition is given.  相似文献   
2.
生产银杏黄酮的模拟移动床色谱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世界各国银杏黄酮类药品的标度为总黄酮含量24%,生产工艺主要是浸取。现在国内有厂家提出制备高纯度银杏黄酮产品——总黄酮含量44%,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浸取和提纯两步,提纯主要采用树脂柱层析法。本文用模拟移动床色谱(Sinulated Moving Bed Chromatography,简称SMBC)提纯生产工艺,所得黄酮纯度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得到了适应于一氧化碳加氢加压体系非线性动态分析不同吸附物种动力学参数的模型,并优化出工业铜锌催化剂上合成甲醇反应中可逆吸附氢和可逆吸附一氧化碳的吸附速率常数及吸附平衡常数。结果表明:铜锌催化剂上吸附可逆氢比吸附一氧化碳快7倍左右。由于铜锌催化剂上甲醇的生成是可逆吸附氢与可逆吸附一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且铜锌催化剂 可逆吸一氧化碳的表面浓度随气相一氧化碳分压的增加而增加,因而加压将有利于合成甲醇  相似文献   
4.
填充技术是影响柱性能的重要因素,但关于半制备柱装填的报道很少.本论文主要对干法和匀浆法装填的半制备柱(φ10×200mm)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并对两种方法的装填条件进行了选择.实验结果表明匀浆法装填柱的重现性和柱性能明显优于干法装填的柱.在匀浆法填充中,乙醇为匀浆溶剂,匀浆体积为120mL,冲洗流速为330mL/min,装填时间为20min时所填柱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
色谱产品后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移动床色谱(SMBC)在药物分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SMBC后处理工艺优化很少有报道。本文对银杏黄酮SMBC产品的规模化后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搪瓷或玻璃材质的浓缩设备适宜处理高纯度的银杏黄酮乙醇溶液。优化后的银杏黄酮后处理工艺路线,能够满足制备纯度为99%银杏黄酮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稀匀浆法填充半制备柱(Ф10 mm×100 mm)的过程进行研究,并用正交法对柱填充条件进行了优化,考察了压力、匀浆液组成、匀浆液体积对半制备柱填充效果的影响.由柱效和分离度定义式中的参数入手,讨论填充条件对柱性能的影响.通过计算总孔隙率ε_t、内部孔隙率ε_p、外部孔隙率ε_e、Van-Deemter曲线、吸附等温线等参数,发现填充压力对填充密度的作用最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匀浆配比和匀浆体积共同影响其填充的均匀性.在压力11 MPa,流速275 mL/min,120 mL纯乙醇为匀浆液的条件下得到了最好的填充效果.  相似文献   
7.
关于线性色谱的速率方程已有较深入的讨论。对于非线性色谱,一直存在着数学上的困难。1962年丁景群、朱葆琳曾用电模拟法作了讨论,现在更倾向于用计算机作数值解,但这些方法由于没有分析表达式,难於了解过程的机理。1982年张靓华尝试用特征线法与积分变换法讨论非线性色谱速率方程,由於没有考虑重要的纵  相似文献   
8.
丛景香  林炳昌 《化学进展》2007,19(11):1813-1819
多维液相柱色谱分离分析复杂样品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多维液相柱色谱的近期发展,详细讨论了二维液相色谱的实现,其中包括固定相、流动相的选择、温度变量的作用以及两维间切换的实现,并对多维液相柱色谱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用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激波捕捉法TVD(全变差衰减)及MmB(局部保最大、最小、有界)差分格式,对理想非线性色谱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以较高的分辨率确定了非线性色谱过程和激波效应,并计算了流出过程的保留时间,所得结果与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非线性色谱保留时间与进样量关系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制备色谱的发展,对非线性色谱的研究日益深入,非线性色谱中保留时间与进样量的关系是非线性色谱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非线性色谱理论研究从40年代开始,主要工作是数学模型的求解与分析.结合理论的实验研究工作较少,关于非线性色谱中进样量与保留时间关系的研究更是这样.对于柱效为无限的理想情形,Aris 与Amundson 曾从理论上作过详细分析,在理想条件下,色谱方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