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8篇
物理学   1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陶颖  李梅金  章丽燕  陈曦 《化学学报》2006,64(18):1885-1888
在玻碳电极上, 联吡啶钌[Ru(bpy)32+]于+1.50 V (vs. Ag/AgCl)左右被氧化为Ru(bpy)33+, 该氧化态离子与碱性水溶液中(pH 8.2)的OH•反应生成激发态的[Ru(bpy)32+*]而发光. 研究比较了15种金属离子对Ru(bpy)32+碱性水溶液电致化学发光的影响, 并对这些影响进行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苦豆子中主要生物碱槐定碱、苦参碱,以及神经兴奋药物甲基安非他命 、安非他命等化合物,在碱性联吡啶钌[Ru(bpy)_3~(2+)]水溶液(pH 9.0)中的电 致化学发光(ECL)行为。在玻碳电极上,生物碱中的氨基氮于+1.30 V(vs. Ag/AgCl)左右被氧化为氮正自由基离子,该自由基离子与Ru(bpy)_3~(2+)反应生 成激发态的Ru(bpy)_3~(2+*)而发光。研究比较了取代基性质、氨基氮周围的三维 空间结构对各生物碱ECL的影响,并结合生物碱氨基氮的电离势和键角的计算,对 这些影响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设计、合成了3种水溶性糖基金属铱配合物[(dfppy)2Ir(bpy-sugar)]Cl(1)、[(tpy-COOH)2Ir(bpy-sugar)]Cl(2)和[(mpbq)2Ir(bpy-sugar)]Cl(3)(dfppy=2-(2,4-二氟苯基)吡啶,tpy-COOH=4-(2''-吡啶基)苯甲酸,mpbq=2-甲基-3-苯基苯并[g]喹喔啉,bpy-sugar=4,4''-二(1-硫代-β-D-葡萄糖甲基)-2,2''-联吡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研究其光物理性质及其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通过辅助配体的调控,可以实现配合物从黄色到近红外的不同波长发光。配合物12在水溶液中表现出黄色发光,发射波长分别为546和584 nm,配合物3在水和二甲基亚砜的混合溶液(39:1,V/V)中表现出近红外发光,发射波长为780 nm。配合物12具有相对较高的量子产率(16.9%和3.1%)和较长的发光寿命(0.22和0.10 μs)。在配体上修饰不同的基团可以增大配合物的细胞穿透性和水溶性,实现配合物在细胞内的成像分析。从细胞成像结果可以看出,金属铱配合物能够穿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且与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染色的细胞核部分有所重合,说明进入到了细胞核。同时配合物的发光情况良好,说明在细胞所在的生物环境中,这种配合物仍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4.
易长青  李梅金  陶颖  陈曦 《分析化学》2004,32(11):1478-1480
利用苯胺和联苯胺对联吡啶钌 草酸体系电致化学发光的强猝灭作用 ,建立了电致化学发光猝灭的流动注射检测苯胺和联苯胺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在所选定的实验条件下 ,苯胺和联苯胺的检出限分别为 5 .0× 10 -7mol/L和 2 .0× 10 -7mol/L。对 1.0× 10 -5mol/L的苯胺和联苯胺 ,测定的标准偏差分别为 3%和 2 .5 % (n =6 )。对苯胺和联苯胺对联吡啶钌 草酸体系电致化学发光的猝灭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取代基对胺化合物联吡啶钌电致化学光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曦  易长青  李梅金  李真  王小如 《化学学报》2002,60(9):1662-1667
研究了苦豆子中主要生物碱槐定碱、苦参碱,以及神经兴奋药物甲基安非他命 、安非他命等化合物,在碱性联吡啶钌[Ru(bpy)_3~(2+)]水溶液(pH 9.0)中的电 致化学发光(ECL)行为。在玻碳电极上,生物碱中的氨基氮于+1.30 V(vs. Ag/AgCl)左右被氧化为氮正自由基离子,该自由基离子与Ru(bpy)_3~(2+)反应生 成激发态的Ru(bpy)_3~(2+*)而发光。研究比较了取代基性质、氨基氮周围的三维 空间结构对各生物碱ECL的影响,并结合生物碱氨基氮的电离势和键角的计算,对 这些影响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电压梯度自由区带毛细管电泳分离芳香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分离8种环境污染物芳香胺的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以磷酸盐为缓冲溶液,考察了pH值、缓冲溶液浓度、各种添加剂(环糊精、尿素)和有机试剂对分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了电压梯度法,使8种芳香胺得到了较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7.
纳米TiO2光催化转化下有机氯农药与AgNO3的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TiCl4为原料,利用水解法制备了锐钛矿型纳米TiO2。研究了α,β,γ,δ-六六六(BHC)、滴滴涕、狄氏剂、三氯杀螨醇、七氯等含氯农药在纳米TiO2的悬浮体系和紫外光的作用下的降解行为。由于C—Cl键能的关系,不同有机氯农药的光降解效率有很大的不同,其降解率为三氯杀螨醇>狄氏剂>滴滴涕>七氯的降解率,而对六六六的异构体,其降解率顺序为-αBHC>-γBHC>-δBHC>-βBHC。研究了Cl-在聚乙烯醇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生成氯化银溶胶在260 nm左右的吸光光谱特性,通过有机氯转化为无机氯离子(Cl-)以及Cl-浓度与氯化银溶胶吸光值之间的线性关系的方式,实现有机氯农药含量的间接测定。  相似文献   
8.
某些含氮神经药物的流动注射联吡啶钌电致化学发光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联吡啶钌 [Ru(bpy) 3Cl2 ]对几种胺类神经药物的电致化学发光 (ECL)流动注射分析进行了研究。使用改进的流动电解池 ,建立了原位在线的ECL方法 ,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在浓度为 0 .0 5mol 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 (pH =9.0 )中 ,甲基安非它明 (METH)的ECL最强。发光强度与浓度在 6.8× 1 0 - 1 1 ~ 6.8× 1 0 - 3mol 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 ,检出限达 2× 1 0 - 1 6 mol/L ,优越于一般的检测方法 ;比较了METH与安非它明 (APM)的电致化学发光 ;研究了可待因、可卡因、吗啡和咖啡因等毒品的ECL行为 ,并利用循环伏安法对它们不同的发光强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简单、方便 ,测定灵敏度高 ,尤其是不需要过氧化物 ,能更方便应用于流动分析体系 ,并为刑侦破案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槐定碱在碱性联吡啶钌(Ru(bpy)32 )水溶液(pH 9.0)中电致化学发光行为。在玻碳电极上,槐定碱中的氨基氮于 1.30 V(vs.Ag/AgCl)左右被氧化为氮正自由基离子,该自由基离子与Ru(bpy)32 反应生成激发态的Ru(bpy)32 *而发光。利用原位在线电致化学发光方法,槐定碱的检出限为1.0×10-10g/m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