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化学   2篇
力学   1篇
物理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快速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填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四乙烯五胺键合到含有环氧基团的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表面上,经过碘甲烷反应,合成出一种非多孔的季胺化树脂,其粒度为5—9μm,交换容最为0.17meq/g(Cl)。该树脂作为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填料,填充到Φ8×46、Φ8×30和Φ8×27mm的柱管中,在Tris-HCl加NaCl的梯度淋洗条件下,可以实现对于蛋白质的快速分离。本文简要介绍了这种新型填料的合成,并研究了它的色谱性能。  相似文献   
2.
李世贵  苏天升 《色谱》1991,9(5):281-284
 ]将四乙烯五胺键合到含有环氧基团的交联聚苯乙烯微球表面上,经过碘甲烷反应,合成出一种非多孔的季胺化树脂,其粒度为5—9μ蘭m,交换容量为0.17meq/g(Cl)。该树脂作为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填料,填充到Φ8×46Φ8×30和Φ8×27mm的柱管中,在Tris-HCl加NaCl的梯度淋洗条件下,可以实现对于蛋白质的快速分离。本文简要介绍了这种新型填料的合成,并研究了它的色谱性能。  相似文献   
3.
再论大光包滑坡特征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  大光包滑坡是汶川地震触发的规模最大的巨型滑坡。滑坡位于安县高川乡、汶川地震发震断裂上盘,滑动距离4.5 km,堆积体宽度2.2km,面积7.8 km2,估算体积7.5亿m3。与地震灾区178处特大滑坡相比,大光包滑坡除了强震触发崩滑灾害具有的震动溃裂、溃滑失稳、超强动力和大规模高速抛射与远程运动等特征之外,其存在一个长度大于1km的长大滑面,是其余滑坡绝无仅有的!作者在去年研究的基础上,又多次到现场调查、测绘并取样分析,初步认为大光包滑坡发生过程为一次性完成,滑带物质组成较为复杂,主体为震旦系(Zd)风化程度较高的泥质灰岩,局部夹泥盆系沙窝子组(Ds)磷矿及其伴生矿。滑坡形成机理主要分为以下3个阶段:即(1)坡体震裂阶段:在强震作用下后缘拉裂边界及上游拉裂边界形成,并与下游侧的岩层层面构成巨大的“V”型楔形体;(2)滑面碎裂化,摩阻力急剧降低阶段:滑坡下游边界(主控滑动面)滑床被震裂、松弛、剪胀-扩容并碎裂化,产生滚动摩擦效应,导致滑面摩阻力急剧降低;(3) 前部“锁固段”剪断,高速溃滑阶段:滑体前部滑面上的锁固段在强震持续作用下,产生突发性剪断,从而导致整个巨大的楔形体,如同“拉抽屉”一样,沿岩层走向高速溃滑而下;(4)震动堆积阶段,滑体冲过黄洞子沟,受到迎面山体的强力阻挡,逆冲爬高500余m后,表部惯性极大的松散岩土体快速折返并震动堆积、荡平,余势不减的碎屑流汇入滑坡扩容抛撒体,向黄洞子沟下游流动1km,止于大偏桥。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波动方程的(2M,4)高阶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通过使用辛积分传播子(SIP)在时域上获得4阶精度,使用离散奇异卷积(DSC)方法在空域上达到2M阶精度。与已有的(2M,4) 阶FDTD方法相比,虽然两者都采用SIP和DSC方法,但是此二者的不同点在于:第一,新方法基于二阶波动方程;第二,在离散计算空间时使用单一网格而不是传统的Yee网格;第三,单独计算某一场分量从而节约内存并减少计算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传统高阶算法相比,基于波动方程的高阶FDTD方法耗费的机时只有它的50%,内存消耗下降10%, 而两者的计算结果之间相对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