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1篇
化学   4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祖义 《有机化学》1986,6(3):177-183
生物表面活性剂可分为五类:糖脂、多糖脂、脂肽、磷脂及中性脂。木文简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着重介绍了糖脂化合物的结构,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记述了氧化酶在生物催化中的应用. 较之传统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生物催化反应有较好的选择性、可控性和经济性, 人们正在积极地寻找这类催化剂. 自然界中被高度还原的烃类品种丰富, 因此催化烷烃末端或近末端氧合反应的酶也相对容易找到. 很多这一类的酶生化特性已作了详细的描述, 烷烃加氧酶催化高附加值反应的潜力已得到了广泛地认可.  相似文献   
3.
姜标  黄浩  罗军  李祖义 《有机化学》2005,25(12):1542-1547
描述了硫化物不对称生物氧化成手性亚砜, 主要为氯过氧化物酶、环己酮单氧酶催化有机硫化物氧化成具有光学活性的亚砜的两条酶促反应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对正烷烃酵母研究的进展。我们用的菌种是热带假丝酵母Y-17,本所实验厂的生产规模是年产一百吨酵母。发酵罐为6米~3的内或外循环空气提升式,两级连续发酵,50%废水循环利用。生产能力为2克/升·小时。酵母产品的化学分析,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脂肪、核酸、维生素等,都证明该产品为一优良蛋白饲料。有毒物质含量(如苯骈(a)芘、重金属)符合国际标准。动物试验(包括用大白鼠、鸡、猪的营养试验,慢性毒性试验,传代试验)证明该正烷烃酵母为安全可靠的优良饲料。我们也研究了酵母的核酸和脂肪的综合利用、并筛选了一株高产新菌株球拟嗜烷烃酵母(新种)4B-2,使生产能力提高至2.8克/升·小时。  相似文献   
5.
李祖义  陈颖 《有机化学》2005,25(1):53-58
C—C键的立体选择性形成是有机合成化学的重要方面. 生物催化剂的立体选择性是它们的主要优势之一, 用酶催化C—C键形成已引起了广泛关注. 总结了生物转化中C—C键形成的最新应用, 着重讨论了醛缩酶和转酮醇酶生物催化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Baeyer-Villiger单加氧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标  罗军  黄浩  陈颖  李祖义 《有机化学》2005,25(10):1198-1207
综述了Baeyer-Villiger单加氧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较之传统的化学反应, 氧化酶催化剂反应有较好的选择性、可控性和经济性. 环己酮加氧酶是一种还原型辅酶I (NADPH)依赖型氧化酶, 是最早被报道能够催化Baeyer-Villiger氧化的酶. 这些重要反应产生了合成化学家很感兴趣的扩环产物. 环己酮加氧酶也是有用的生物催化剂, 由于辅酶再生的问题已被工程菌克服了, 所以能像全细胞催化剂那样使用. 对酮包括杂环酮进行Baeyer-Villiger氧化和动态动力学拆分, 放大这种反应作为合成路线是很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7.
一种细菌糖脂的化学结构和物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支假单孢菌, 当它生长在正烷烃或植物油中时分离得到两个具有表面活性的体外糖脂, 用柱层析及制备薄层层析得以纯化, 样品经负离子化学电离质谱、快原子轰击质谱以及^1H和^1^3C核磁共振谱鉴定其结构为鼠李糖脂1和2; 它们都具有降低表面张力、水与十六烷之间的界面张力, 以及良好的乳化性、发泡性及增溶性.  相似文献   
8.
丙炔醇类和丙二烯醇类化合物对映体的气相色谱拆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全甲基-β-环糊精柱(Rt-βDex^TM~cst柱),对5种丙炔醇类和4种丙二烯醇类化合物对映体的气相色谱分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4种丙炔醇类和4种丙二烯醇类对映体得到分离,分离因子α为1.01~1.04,分离度R一般大于1.5。方法已用于实际不对称合成样品ee值的测定。探讨了对映体在该柱上的拆分机理,认为烷基取代基适当的疏水性和大小是降低非特异性相互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不对称环糊精包合物,从而成功拆分光学活性异构体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通过2-(2-苯并唑)-4-甲氧基苯酚、2-(2-苯并唑)苯酚与三甲基镓、三甲基铟反应,合成了四个新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质子核磁共振谱、质谱及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其中一个化合物二甲基[2-(2-苯并唑)-4-甲氧基苯酚氧基]镓进行了X-衍射单晶分子结构测定,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常数:a=7.4992(2),b=10.199(2),c=10.905(2),α=110.18(3)°,β=102.23(3)°,γ=94.58(3)°,V=753.7(3)3,Z=4,Dc=1.489g·cm-3,F(000)=348.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以单体形式存在,2-苯并唑中的氮原子与镓配位,镓原子为四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
The resolutions of both enantiomers of the ornidazole and sec-nidazole were achieved with high enantiomeric excesses (ee>99%) by acyl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racemates with vinylac-etate in the presence of lipase Amano AK (from Pseudomonassp.). The assignments of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of (+) or(-)-ornidazole and secnidazole are describ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