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化学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合成了2-氨基苯并噻唑与钴和锌的两种金属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和热重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两种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Zn(Ⅱ)和Co(Ⅱ)分别与2个O原子和2个N原子通过4配位形成扭曲的四面体构型;两种配合物对三种菌种均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技术合成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b-聚苯乙烯(PSt-b-POEOMA-b-PSt),通过FT-IR、1 HNMR、GPC确定共聚物的结构。将三个具有不同嵌段比的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得到的胶束的形貌,发现随着亲水性嵌段的比例减小,胶束的直径略微减小。通过透析方法,以共聚物作为载体,负载维生素E,TEM观察载药胶束的形貌,仍然为核-壳状的球形胶束。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共聚物载药胶束前后的热性能,发现药物分子在载入内核的过程中,聚苯乙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有所降低。通过紫外(UV)分析计算得出共聚物的药物负载量(DLC)为70%~80%。  相似文献   
3.
用水热法合成了两种结构新颖的配合物[Cu(PDA)(H2O)2](Ⅰ)和[Ni(PZCA)2(H2O)2](Ⅱ)(H2PDA=2,6-吡啶-二甲酸,HPZCA=2-吡嗪羧酸);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分析了产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均属单斜晶系,空间群均为P21/c,中心离子Cu(Ⅱ)和Ni(Ⅱ)均采取畸变的六配位八面体配位方式;配合物I通过π-π堆积作用和氢键构筑成三维结构,配合物Ⅱ以氢键联接形成二维层状结构.此外,配合物Ⅱ中的PZCA-来自于Ni(Ⅱ)对2,3-吡嗪-二羧酸(H2PZDA)配体的催化脱羧过程.  相似文献   
4.
离子液体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可设计性"的溶剂,近年来成为化学领域的热点和前沿。离子液体作为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溶剂,对聚合速率、聚合产物结构及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离子液体已经被较为广泛地应用于不同介质、不同物相中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但是并不完全。近两年来已有研究工作者将离子液体应用于微乳液和气相中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并和其他有机溶剂及水溶液共同调控自由基聚合反应。离子液体也首次应用于有机碲调控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和氮氧稳定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同时离子液体也可以调控自由基聚合反应后聚合物的结构和形貌,是一种很好的进行聚合物自组装的溶剂。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液体对自由基聚合反应的影响,特别是对聚合产物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最后展望了离子液体在聚合反应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中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研究进展;总结了RAFT试剂、RAFT聚合反应条件、RAFT聚合物及其结构形貌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RAFT自由基聚合反应已被作为重要方法之一用于合成具有特定分子结构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三维网状金属有机框架物[Nd(NTA)(H2O)]∞[其中NTA指氨三乙酸根(nitrilotriacetate anion)];采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单晶衍射仪等分析了产物的组成以及化学结构和晶体结构。结果表明,目标配合物中的NTA为四齿配体,Nd(III)原子采取八配位模式(NdN1O7)形成十二面体立体结构。与此同时,[Nd(NTA)(H2O)]∞以菱形四面体Nd8C14O28为构筑块,通过桥连羧基和分子间氢键组装成为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以邻菲咯啉为配体的金属镉的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单晶衍射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研究了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此类配合物对三类菌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