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有机显微组分的二次离子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二次离子质谱技术(SIMS)对煤及源岩中不同成熟度的镜质体、丝质体、沥青和笔石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显微组分具有不同的SIMS谱图,反映出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差异性,且CH2^+/CH3^+参数变化趋势可以用来评价有机组分的热演化规律。同时说明SIMS技术是有机显微组分化学成分和结构研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的杂环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大气颗粒物中杂环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 5 μm),乙腈-0.01 mol/L三乙胺缓冲溶液(pH 4.0 )为流动相,非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 ℃,紫外检测波长263 nm,并优化荧光激发和发射波长条件,实现了6种杂环胺的基线分离和4种杂环胺的高灵敏度荧光检测.本方法中荧光和紫外检测器的检出限分别为0.0018~0.0084 mg/L和0.093~0.609 mg/L(S/N=3),相关系数在0.9920~0.9999之间,RSD小于5.9%,平均回收率为75.3%~111.6%,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为1.7%~2.3%,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化学实验课堂中学生事故频出、教学效果低下的问题,以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I)中部分基础操作为例,借助眼动热点图研究对比了师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关注点,分析了造成学生注意力发散的原因,并尝试从新的视角阐述存在已久的教育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建议,明确实验操作的规范化需遵循循序渐进、反复训练并逐步强化的原则,为进一步优化实验课程设计、发展化学实验教学活动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采用阳极氧化方法,在NH4F+H2O的乙二醇溶液体系下制备了TiO2纳米管列阵薄膜,建立了TiO2纳米管列阵薄膜的"电场诱导"生长模型。TiO2纳米管的管形结构形成与TiO2的半导体性质相关。纳米管表面吸附的纳米粒子与管壁间空间有关系。经过退火处理的纳米管管口由12~14个直径为25~35 nm的纳米颗粒团聚体组成,600℃时,纳米管结构已被破坏。经过300~600℃之间不同温度处理后的TiO2纳米管呈现锐钛矿晶态,比表面积随温度升高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