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利用基于方向距离函数的Malmquist-Luenberger(ML)生产率指数方法对环境约束下中国1997-2009年30个省级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进行了重新估算,并通过技术创新者研究,分析了推动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的地区.研究发现:忽视非期望产出的传统Malmquist指数方法会低估物流业技术效率水平、高估物流业技术进步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环境约束下我国物流业ML生产率指数年均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技术效率偏低阻碍了生产率的增长,另一方面是我国物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所致,物流环境技术创新主要集中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个别省份,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较低.收敛性检验表明,研究样本期内,全国以及三大地区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均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2.
不完全信息下选择供应链VMI合作伙伴的信息甄别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日益开放和不断变动的市场环境中,零售商很难在为数众多的潜在的合作伙伴中,鉴别出哪些供应商的可信任程度.为了解决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的信任问题,本文根据Spence的信息发送和信息甄别理论,分析了零售商设计出具有相应的信息共享和利益共享程度的最优契约方案.首先,零售商根据潜在供应商在先进的信息系统等硬件建设、提高企业员工对VMI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可观察指标的高低,设计出最优契约方案,其规定了供应商不同的投入水平与相应的效用之间函数的关系;其次,供应商根据自己实际能力选择合适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和员工培训等投入水平,从而达到激励相容,显示出真实的可信任程度. 相似文献
3.
时间序列多个突变点的贝叶斯推断——对我国GDP序列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变点的存在对经济分析与建模会产生重要影响."邹检验"仅仅在序列存在一个突变点时有效.为了对序列中可能存在的多个突变点进行判断,引入了基于贝叶斯推断的多个突变点判断理论,并将该理论应用于我国GDP序列中.笔者检测出该序列存在三个突变点,分别位于1961年,1976年,1989年.此外,发现加入合理的突变点后,模型的预测精度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运用电动力学的规律,分析运动磁场中的电磁感应问题,探讨自由电子所受的洛伦兹力与涡旋电场力在提供非静电力时的作用,总结了运动磁场中功能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了一类具有比率型功能反应的食物链时标动力学系统,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延拓定理讨论了此系统周期解的存在性问题,得到了保证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条件,从而使这一类系统的连续与离散情形:微分方程和差分方程的周期解存在性问题得到了统一研究. 相似文献
7.
根据"结构-行为-绩效"的SCP分析框架,分析了企业在多寡头产量竞争的Cournot市场结构、多寡头价格竞争的Bertrand市场结构、1个领先者和多个追随者的Stackberg市场结构下,分别采取自主创新、跟踪新产品开发和引进模仿等不同的产品开发战略的市场绩效.结果表明,在同质产品多寡头市场上的产量竞争中,企业采取领先者、竞争者和追随者3种行为的企业均衡产量和企业利润依次递减;多寡头Stackberg市场结构在总产量、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上表现更佳;多寡头Cournot市场结构在市场价格和行业总利润上更高.在异质产品多寡头市场上的Bertrand价格竞争中,互补品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相对于替代品都提高;当替代程度较大时,寡头数目较少,同时每个寡头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都上升. 相似文献
8.
将雇主提供一年期及以上合同的工作作为稳定就业,将农民工的就业状态分为稳定就业、非稳定就业、未就业三种,在校正多元样本选择偏差的基础上估计了农民工稳定就业的工资方程和非稳定就业的工资方程,重点分析了中等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民工获得稳定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对农民工稳定就业和非稳定就业的工资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稳定就业工资的影响要显著大于对非稳定就业工资的影响.因此,政府应当继续加大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投入,同时鼓励用工企业对农民工开展与工作技能相关的在职培训,从而使农民工获得更为稳定的就业和更高的工资水平,顺利实现市民身份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目前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大多局限于二分类研究,而公司陷入财务危机往往会经历一个逐步衰败的过程,简单的二分类有时会掩盖某些上市公司财务状况逐渐变差的事实.为了更准确地判断公司的财务状况,将公司分为财务稳定公司、潜在危机公司、财务危机公司和破产公司四类,运用t-2年的财务数据构建了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误判成本较低,能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首先在考虑到人力资本质量的基础上,利用1993-2008的我国30个地区面板数据基于Mamquist指数法测度了我国地区TFP值,然后运用分位数回归技术研究了异质性人力资本对TFP增长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回归结果表明非熟练劳动只在TFP增长的初级阶段产生正向显著的促进作用,当TFP增长到一定水平(80%分位数以上)抑制了TFP增长.熟练劳动资本从TFP增长的20%分位数处对发达地区产生显著正向拉动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一致增强,地区间技术差异从30%分位数处开始一致地对TFP增长产生显著正向推动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