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数学   1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函数是高中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处理函数有关问题时,有些概念容易混淆,若不能理解概念的本质,就会产生错误。本文针对函数巾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加以剖析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在伸缩变换下,平面图形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圆在伸缩变换下可变成椭圆,而椭圆在伸缩变换下又可变成圆.圆是我们相当熟悉的图形,它的许多性质的推导和证明都比较容易,在圆中研究图形的某种性质然后再还原到椭圆中,从而得到椭圆的相应性质,这往往要比直接在椭圆中进行计算和证明简单得多.  相似文献   
4.
2011年安徽高考理科数学试卷第19题是一个二元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其实,作为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导数,学生都是相当熟悉的,用导数解决一元不等式问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而用导数处理二元不等式的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该题若用导数证明就省去繁琐的恒等变形,显得亲切自然.一般来说导数研究二元不等式问题常见如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变量的变化往往是连续的,其中的极端状态具有特殊的地位,抓住问题极端状态时的性质,可以判断或预测出问题的本质.有些数学问题若按常规思路相当复杂甚至无从下手,若从极端入手很可能柳暗花明,事半功倍.兹分类举例,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例析函数中十二对易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函数是高中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处理函数有关问题时,有些概念容易混淆,若不能理解概念的本质,就会产生错误.本文针对函数中容易混淆的十二对问题加以剖析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一、提出问题2011年北大等十三校联考(北约)自主招生考试数学试卷的压轴题是:求|x-1|+|2x-1|+|3x-1|+…+|2011x-1|的最小值.如何求?二、探究思路引例1函数  相似文献   
8.
匈牙利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致力于解题的研究,为了回答"一个好的解法是如何想出来的"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他专门研究了解题的思维过程,并把研究所得写成<怎样解题>一书.在波利亚的解题表中,拟定计划是解题的关键环节,拟定计划的过程是在"过去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探索解题思路的发现过程,是不断变换问题,把复杂的问题向简单的问题转化,陌生的问题向熟悉的问题转化,最终把待解决的问题化归为已解决的或易解决的问题的过程,其中善于联想又是转化的关键.下面通过一道习题的分析,体验这种联想转化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为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体现“以能力立意”,很多命题者把目光投向了取整函数,并且由简单的直接利用定义到复杂的运用性质,难度越来越大.本文研究取整函数的一些常用的性质,及其在高考试题中的简单运用.  相似文献   
10.
侯立刚 《中学生数学》2012,(7):38-40,21
2011年安徽高考理科数学试卷第19题是一个二元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很多同学不能适应.其实,作为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导数,同学们是相当熟悉的,用导数解决一元不等式问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而用导数处理二元不等式的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本题若用导数证明就省去繁琐的恒等变形,显得亲切自然.用导数研究二元不等式问题常见如下三种类型.一、貌似二元不等式,其实就是一元函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