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4篇
  免费   1067篇
  国内免费   1217篇
化学   1623篇
晶体学   65篇
力学   853篇
综合类   108篇
数学   252篇
物理学   2457篇
  2025年   35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使用HF ,MP2 ,MP4和DFT方法 ,采用 6 31G 基组 ,对OLin 系列超价化合物几何进行了优化 .对于各分子优化的稳定构型计算它们解离出Li和Li2 的反应能 ,结果符合已有实验值 ,并预期了OLi6的解离反应能 .同时 ,还计算预言了各OLin 分子的基振动频率 .  相似文献   
2.
脂环环氧树脂是高活性的光固化材料,但折射率、介电常数以及耐水性方面需要改进。本文对比研究了两种脂环型含氟环氧化合物1,4-双(2,3-环氧环己基氧基)四氟丁烷(TCE)和1,6-双(2,3-环氧环己基氧基)八氟己烷(OCE),并与结构相近的商品脂环环氧树脂ERL-4221比较了光固化动力学,动态力学、热、光学以及表面能性能。TCE和OCE具有类似ERL-4221的高光固化反应活性,提高固化反应温度对含氟环氧化合物的速率和转化率的促进作用更明显;DMA以及TGA测试的结果显示,光固化的含氟环氧化合物C-TCE和C-OCE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都高于150℃,分子链更柔软,耐热性略优于C-ERL-4221;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氟原子取代提高了材料表面的疏水和疏油性,氟含量越高,表面能越低;光固化的C-TCE和C-OCE在可见-近红外波段光学透明。表明TCE和OCE作为先进可光固化材料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A hybrid system containing an asymmetrical waveguide coupled to a whispering-gallery resonator embedded with a two-level atom i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single-photon transport properties. The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amplitudes are obtained via the discrete coordinates approach. Numerical simula, tion demonstrates that a tri- frequency photon attenuator is realized by controlling the couplings between the asymmetrical waveguide and the whispering-gallery resonator. The phase shift, group delay and dissipation effects of the transmitted single-photon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4.
运用密度矩阵理论,研究了在外加相干耦合场作用下∧型四能级系统的吸收和色散特性。数值模拟表明:通过调节外加相干场的拉比频率强度,该系统可以单重、双重电磁诱导光透明现象,并在缀饰态表象中给出了定性解释。在双重电磁诱导透明现象中,透明窗的位置和吸收峰值可以通过调节外加相干场的失谐量来进行控制,而且透明点的位置可以连续变化。每个透明窗口在吸收最低时都伴随着高折射率,因此可以在此介质中实现超光速传播。  相似文献   
5.
The influence of dislocation dissociation on the evolution of Frank-Read (F-R) sources is studied using a three- dimensional discrete dislocation dynamics simulation (3D-DDD). The classical Orowan nucleation stress and recently proposed Benzerga nucleation time models for F-R sources are improved. This work show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the dislocation dissociation scheme into 3D-DDD simulation, especially for simulations on micro-plasticity of small sized materials with low stacking fault energy.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非耦合谐振子系统能谱、非耦合与坐标耦合共同组成的谐振子系统能谱、非耦合与动量耦合共同组成的谐振子系统能谱、非耦合与坐标动量交叉耦合共同组成的谐振子系统能谱和非耦合与压缩项耦合共同组成的谐振子系统5种谐振子能谱进行求解时,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其一,对存在非对易参数的能级差的解时,当非对易参数为零时,所求的哈密顿量能级差的解与非耦合谐振子能谱能级差的解相似,从而验证了求解结果的正确性;其二表明了坐标耦合系数、动量耦合系数和压缩性系数都对共同组成的谐振子系统能谱的能级差产生了影响;其三,对非耦合与坐标动量交叉耦合共同组成的谐振子系统能谱而言,坐标动量交叉耦合系数和非对易参数都没有对交叉耦合谐振子的能级差产生任何影响.对多种耦合系统谐振子能谱进行求解,覆盖面广,分析全面.  相似文献   
7.
查全性 《物理》1998,27(10):592-598
在综述电化学近50年来比能量提高情况的基础上,讨论了现代科技发展对电池比能量的要求,以及当今电池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些要求,并讨论了进一步提高电池比能量的可能性及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8.
根据Ag 离子-空位的二维有序结构建立了三维晶胞模型.采用局域密度近似下的平面波赝势方法,对有序Agx Tis2(x=0,1/4,1/3,1/2,2/3,3/4,1)系列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总能量计算,并与Lix Tis2系列进行了对比研究.有序Agx Tis2系统的晶格参量增量△a0 和△c0随离子浓度单调增加,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有序Agx TiS2和Lix Tis2系统的总能量均随插层离子浓度增加线性下降,且前者下降较快.有序Agx TiS2(x=0,1/4,1/3,1/2,2/3,3/4,1)系统的形成能均小于零,表明其基态性质.具有3a0x3a0超结构的Ag1/3 Tis2系统的形成能最低.能量性质的对比显示,有序Agx TiS2系统的形成能较低,有序一无序相变温度较高,离子扩散活化能较高.根据计算结果对有关实验给出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9.
10.
Capillary forces are significantly dominant in adhesive forces measured with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in ambient air, which are always thought to be dependent on water film thickness, relative humidity, and the free energy of water film. We study the nature of the pull-off force on a variety of surfaces as a function of tip velocity. It is found that the capillary forces are of relatively strong dependence on tip velocity. The present experimen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 mechanism of AFM in ambient a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