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   3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2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5篇
物理学   615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颗粒有序堆积多孔介质对流换热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瞬态单吹反问题研究方法"对颗粒有序堆积多孔介质内的强制对流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详细研究了颗粒堆积方式变化对多孔介质内对流换热的影响,并对均匀与非均匀颗粒堆积多孔介质内的对流换热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对颗粒进行合理有序堆积,可以使相应多孔介质内的压降显著降低,其综合换热效率明显提高;通过拟合获得了颗粒有序堆积多孔介质内的宏观流动换热实验关联式,其形式与传统经验公式(Ergun公式和Wakao公式)一致,但部分模型参数值远低于传统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构形理论,以导热和对流换热总(火积)耗散率最小为优化目标,对T-Y形肋片进行构形优化,得到同时考虑导热和对流换热(火积)耗散性能的T-Y形肋片最优构形。结果表明:存在最佳单元级直肋和中部空腔高度和长度比使得T-Y形肋片无量纲当量热阻取得二次最小值。增大肋片高度和长度比和肋片占比有助于提高T-Y形肋片整体传热性能。T-Y形肋片与T形肋片相比,T-Y形肋片二次最小无量纲当量热阻降低32.33%,此时T-Y形肋片温度梯度场更均匀,整体传热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有压腔式太阳能吸热器(PVSR)轴对称计算模型,运用蒙特卡罗光线追踪法(MCRT)模拟了二次聚光器(SC)与有压腔式吸热器(PVR)系统内聚光过程与光热转换过程,进而与计算流体与传热的有限容积方法(FVM)结合研究了高温高压吸热器内复杂耦合传热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考察了考虑不同换热过程的换热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4.
实验研究了微细圆管内凝结换热特性,实验中采用四种不锈钢管,其内径范围为289-997μm。基于实验结果, 分析了换热温差、蒸汽进口雷诺数Rein和管径对管内膜状凝结换热系数的影响,发现温差对管内膜状凝结换热的影响很小, Nu随蒸汽进口雷诺数Rein增加而增大,随管径减小而降低,而对流换热系数随管径减小而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5.
毛细微槽结构表面的喷雾冷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高速摄影仪对具有矩形毛细微槽群结构的加热表面进行喷雾冷却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喷雾冷却与毛细微槽结构相结合可实现高效率的相变换热过程;随着壁面温度的增加,槽表面经历了槽面完全被水浸没区、薄液膜区、部分干涸区和完全干涸区四个不同阶段;低温区主要是界面蒸发传热方式,高温区主要是沸腾换热方式.  相似文献   
6.
对流换热系数是工业设备温度场分布计算中必不可少的参数之一.本文提出基于纹影图像研究测量水平圆管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利用\"z\"反射式纹影仪系统,实现大视场下的密度梯度和温度梯度的可视化,并由此通过图像分析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对流换热系数.结果显示,纹影法是测量水平圆管对流换热系数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  相似文献   
7.
运用Stokes公式及边界元理论,导出了辐射换热计算中的辐射角系数与相互辐射面积的计算基本公式。通过四个典型例子的计算,结果与精确解加以对比,表明本方法计算可靠、稳定,具有输入数据少,准确度高等优点。分析了影响计算准确度有关因素,对所遇到的奇异积分给予了有效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This paper deals with a heat system coupled via local and localized sources subject to null Dirichlet boundary conditions. In a previous paper of the authors, a complete result on the multiple blow-up rates was obtained. In the present paper, we continue to consider the blow-up sets to the system via a complete classification for the nonlinear parameters. That is the discussion on single point versus total blow-up of the solutions. It is mentioned tha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localized sources, there is some substantial difficulty to be overcomed there to deal with the single point blow-up of the solutions.  相似文献   
9.
非定常叶顶间隙泄漏流动和换热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带叶顶间隙的某一级半透平中的非定常流动和换热问题.数值模拟采用标准k-ω两方程湍流模型,求解非定常雷诺平均N-S方程.动叶顶部间隙取为0.4 mm.分析了动静干涉对动叶顶部间隙内泄漏流动与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周期性通过的上游静叶尾迹和通道涡足动叶通道中非定常现象的主要来源.流场的波动主要存在于叶顶吸力面侧中间弦长附近.叶顶换热系数波动主要存在于两个位置,一是叶顶吸力面侧,一是叶顶主泄漏通道.叶顶表面面积平均传热系数非定常计算的时均结果与定常计算获得的结果偏差小于2%.  相似文献   
10.
换热表面形成的微生物污垢一直是严重影响换热效率和系统安全的重要问题.表面改性是有效抑制微生物污垢生长的措施,镀银又是表面改性手段中效果较好的一类。当前镀银抑垢研究主要集中在非换热表面,如果将镀银措施引入到换热表面,需要分析抑垢效果、换热变化和经济成本的综合问题。本文通过镀银处理的换热流道实验装置,获得镀银处理后有微生物污垢生长的换热装置的热阻曲线和厚度曲线,对镀银换热表面的抑垢效果、附加热阻、耐久度和经济性进行了全面讨论。结果表明,镀银抑垢效果良好,并且可以优化设计镀银抑垢方案,将经济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