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化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1.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比表面积为175 m2·g-1,孔径在2~4nm范围内的扫帚状CeO2。通过微波辅助乙二醇还原氯铂酸法制备了Pt-CeO2/RGO催化剂,探究扫帚状CeO2的添加对Pt基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制备的CeO2及催化剂进行表征。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催化剂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中CeO2保持原有扫帚状,Pt纳米粒子均匀分布于石墨烯载体表面;当mRGOmCeO2=1∶2时,添加了扫帚状CeO2的Pt-CeO2/RGO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最优,电化学活性表面积为102.83 m2·g-1,对乙醇氧化的峰值电流密度为757.17 A·g-1,1 000 s的稳态电流密度为108.17 A·g-1,对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电荷转移电阻最小,活化能最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相似原理,按照1:3的模型,用水来模拟中间包内钢液的波动情况.在实验中,考虑到有无坝堰,不同坝堰组合,改变液面高度和引进浸入式水口等因素,用浪高仪来测量不同测点的波高,从而优化出最佳组合,找出了影响液面波动的敏感因素,从而为优化设计中间包、确定合理的拉速、减少卷渣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水模型研究了双辊薄带连铸过程,使用浪高仪对双辊间熔池内的液面波动进行了测量.重点研究了不同熔池高度、流量(拉速)以及布流器结构等参数对熔池内液面波动的影响,从而为双辊薄带连铸布流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第一性原理方法, 同时结合Nudged Elastic Band方法, 系统研究了H2分子和H原子在Mg(0001)表面的吸附过程. 给出了H2分子的解离路径和势垒, 结果表明H2分子的吸附过程中仅存在物理吸附; 在给出H原子在Mg(0001)表面的吸附势能面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H原子在Mg(0001)表面及体内的扩散过程. 计算发现, Mg(0001) slab存在表面效应, 且对H原子的表面扩散影响较明显. 在此基础上, 通过比较解离、扩散和放氢环节的激活能数据, 为H2分子的解离和氢化物的放氢过程是速控步骤这一结论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比表面积为175 m~2·g~(-1),孔径在2~4nm范围内的扫帚状CeO_2。通过微波辅助乙二醇还原氯铂酸法制备了Pt-CeO_2/RGO催化剂,探究扫帚状CeO_2的添加对Pt基催化剂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N_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制备的CeO_2及催化剂进行表征。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催化剂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催化剂中CeO_2保持原有扫帚状,Pt纳米粒子均匀分布于石墨烯载体表面;当m_(RGO)∶m_(CeO2)=1∶2时,添加了扫帚状CeO_2的Pt-CeO_2/RGO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最优,电化学活性表面积为102.83 m~2·g~(-1),对乙醇氧化的峰值电流密度为757.17A·g~(-1),1 000 s的稳态电流密度为108.17 A·g~(-1),对乙醇催化氧化反应的电荷转移电阻最小,活化能最低。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个双辊薄带连铸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利用浪高仪对双辊熔池液面波动进行了实验测定.研究了不同水口结构、熔池高度等参数对熔池液面波动的影响,为优选出满足双辊薄带连铸布流要求的水口结构尺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首先以葡萄糖为C源,水热法制备了均匀C球,再以乙二醇为溶剂,先后加入醋酸镍、醋酸镁和氯化铈,最终制得Ce-MgNi/C纳米复合储氢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溶剂热后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其形貌。通过自动控制的Sieverts设备测试了材料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研究表明以均匀C球为载体,预制的Ce、Mg、Ni原子比为2∶1∶2及23∶4∶7的复合材料呈现纳米结构。XRD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出现明显的Ce_2MgNi_2和Ce_(23)Mg_4Ni_7的峰值,并伴随有第二相CeMg_3和CeNi_3出现。通过P-C-T (pressure-composition-temperature)测试实验结果显示,Ce_2MgNi_2/C和Ce_(23)Mg_4Ni_7/C复合材料在50℃下的吸附氢量分别可达到1.54%和1.05%(w/w)。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