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化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将纳米颗粒材料与天然酶结合起来构建纳米杂化酶,可以解决酶的负载量低、活性和稳定性不好等问题.目前,新型纳米颗粒材料-纳米金被广泛应用于构建杂化酶体系.我们将从纳米金杂化酶的种类、制备方法、优势以及应用等方面对纳米金杂化酶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物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纳米技术的发展,新型非均相催化剂-纳米金属杂化酶的研究和开发逐渐走进学者们的视野.纳米金属杂化酶不仅具有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原酶的底物特异性、化学选择性、立体选择性及区域选择性等,同时可提高酶的可操作性,便于重复利用.我们就纳米金属杂化酶的设计与合成策略、金属纳米粒子的种类、表征方法、杂化酶的特征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报道,希望可以为学者们提供新的思路和思考,促进多学科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基于甲烷氧化菌素(Mb)功能化纳米金(GNPs)可视化检测微量Cu~(2+)的方法。利用Mb还原氯金酸一步合成了Mb功能化的GNPs,其在Cu~(2+)诱导下会发生聚集,聚集过程可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来监控。发现吸光度比A_(654)/A_(520)与Cu~(2+)浓度在1~4μ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 98337),检出限为0. 34μmol/L。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植物甾醇的脂溶性、降低熔点,提出了一种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利用纳米金杂化CRL脂肪酶为催化剂的植物甾醇油酸酯的合成方法.以植物甾醇的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合成植物甾醇酯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最优条件进行了验证.微波强化纳米金杂化CRL脂肪酶催化植物甾醇油酸酯的最优条件为:AuNPs粒径为15 nm、AuNPs-CRL杂化酶的添加量为8%、微波功率为320 W、反应时间为64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测得植物甾醇的转化率为91.24%±0.42%,收率为83.73%,与预测值吻合度良好.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是储量最丰富的能源之一,但限于勘探、运输、配置等问题,一直以来人们对它的利用都不是很合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推动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甲烷氧化菌是以甲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的一类细菌,具有炼制生物柴油的潜力.综述了近几年甲烷氧化菌在高密度培养及深加工炼制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高密度培养和生物柴油炼制过程中在传质与反应器设计、菌种培养、脂质提取、加氢脱氧四个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点,给出了解决方法并展望了其在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非水相酶催化法合成氟比洛芬维生素C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构建非水相反应体系,通过研究确定最优合成条件:在10 mL、0.057 mol/L的叔丁醇维生素C溶液中,分别添加2.84 mmol氟比洛芬甲酯,10%的N435脂肪酶(以底物的质量分数计),0.8 g分子筛,在70℃,200 r/min的条件下反应28 h.最优条件下的产物转化率为73.63%.  相似文献   
7.
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pMMO)是甲烷氧化菌的特征酶之一,在生物催化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内膜蛋白的性质以及纯化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使其生物化学性质、金属活性位点等方面仍存在许多未知和争议.着重总结了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并对其活性以及与甲烷氧化菌素-Cu(methanobactin-Cu)和其他物质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概述,以促进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的深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