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9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399篇
化学   825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131篇
综合类   33篇
数学   256篇
物理学   896篇
  2025年   1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12个通用的三效循环系统以及这12个通用循环系统组成的76种可能的密闭循环系统进行了评测。根据通用三效循环系统的压力和溶解度要求,对通用三效循环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充分考虑各部件设计中的问题和COPs数值,以及处于高腐蚀环境中部件的数目。通过分析,确定了四个性价比较优的系统:Alkitrate Topping循环系统,Pressure Staged Envelope循环系统,High Overlap循环系统和Dual Loop循环系统。  相似文献   
2.
汤守平  谢玉荣 《物理通报》2011,40(11):79-80
剖析高考中一类静电场题的出题特点,以此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同、异号点电荷的连线和垂线上场强和电势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傅氏变换在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965年Cooley和Tukey提出了快速傅氏变换算法,以Nlog_2N次运算代替N~2次运算,使计算量大为减少。这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使傅氏变换的应用更为广泛了。但是,傅氏变换中数据的搬动是错综复杂的,有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文根据[2]的思想,利用一维快速傅氏变换得到了二维快速傅氏变换,建立了相应的FORTRAN算法语言程序,并成功地应用于等离子体稳定性的研究中。 在锐边界等离子体稳定性研究中,需要计算大量的不同阶的能量矩阵,其元素形式为  相似文献   
4.
利用激光在吸收介质中的非线性像差自散焦效应,设计了一种具有负逻辑功能的无腔全光学双稳系统.本文描述了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给出系统状态的解析公式,得出的理论曲线与实验曲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谢常德  郜江瑞 《光学学报》1989,9(12):062-1065
本文对具高吸收的ZnSe多晶材料的增加吸收型光学双稳性进行了实验观测,发现在介质的吸收远高于过去提出的理论判据时,仍能获得双稳输出,并测定了阈值开关功率与光斑尺寸及样品厚度的关系.采用分层模型分析实验结果,定性地解释了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6.
谢希德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物理学专家,在第三世界科学院召开的有关妇女国际会议上的发言受到大会代表的热烈欢迎,报告后各国妇女争相交谈,我们中国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们也感到无比鼓舞与骄傲。征得本人同意,特发表于此。  相似文献   
7.
氨不仅是生产农业肥料和医药分子的关键原料,同时因其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零碳排放的特性,也被视为极具潜力的能源载体.鉴于当前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实现氨分子的绿色合成已成为重要任务.其中,利用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化学合成氨技术,因其对环境友好和高效性,被视为替代传统哈伯-博世工艺的绿色路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电化学催化合成氨的研究中,单原子催化剂(SAC)因其独特的性质而备受关注.SAC的孤立金属中心不仅提高了金属原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抑制了氮-氮偶联反应,从而显著提升了催化合成氨的效率,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SAC电催化合成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基础的理论和实验参考.系统总结了不同氮源(包括氮气、硝酸根、亚硝酸根及一氧化氮)合成氨的研究进展,并深入探讨了催化剂的理论和实验设计、催化活性中心的种类及其催化活性,以及真实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动态行为.首先,介绍了自然和人工固氮系统中的氮循环路径.自然固氮系统展示了氮气、氮氧化物、氨的循环路径,为不同氮物种合成氨方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而人工氮循环则阐述了社会发展、工业生产对自然循环氮平衡的破坏,凸显了电化学人工固氮的必要性.随后,基于理论模拟方法,在原子和分子尺度上总结了不同氮物种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过程.例如,在氮气合成氨过程中探讨了涉及的解离路径、交替缔合及远端缔合路径等.本文详细阐述了催化活性结构的理论筛选方法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如何通过结构稳定性评估、反应物种的吸附活性以及催化活性及选择性的综合考量,来确定最佳的催化活性中心种类及微观结构.随后,总结了科研人员基于理论筛选结果,采用热解策略制备碳载金属SAC的研究进展.这些策略包括,碳基底与金属络合物的混合热解策略、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策略、金属辅助小分子热解策略、吸附活性策略及模板牺牲辅助策略等.同时,系统地总结了不同SAC对四种氮前驱体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此外,深入地讨论了催化活性中心如Cu和Fe单原子在合成氨反应过程中的结构动态演化行为,强调了非原位结构可能仅是单原子前驱体,而反应过程中演变结构才是真实催化活性中心.这对于深入理解SAC电催化合成氨的机理和提高催化效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本文简要探讨了单原子催化剂在合成氨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及发展机遇.主要包括(1)发展更为精准的理论预测方法,实现从静态计算向动态模拟的转变,以更准确地预测和解析催化剂在实际反应中的行为机制;(2)积极发展多原子协同位点,从金属单原子到双甚至三原子团簇,利用多原子间的协同作用提升催化效率;(3)发展可替代氨合成路径,如低温等离子体耦合电化学合成氨技术,以推动氨合成技术的绿色化和高效化;(4)结合动态谱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通过在原位甚至工况条件下的探究,深入解析动态反应过程,为催化剂的进一步优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发展更为精准的理论预测方法、多原子协同位点、可替代氨合成路径以及结合动态谱学技术的进步,我们有望推动单原子催化剂在合成氨领域的应用取得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最佳跳频序列族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基于p元广义GMW序列和p元Kasami序列构造跳频序列族的方法,证明了基于广义GMW序列所构造的跳频序列族具有最佳Hamming相关特性,而基于Kasami序列所构造的跳频序列族不具有最佳Hamming相关特性。  相似文献   
9.
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光纤锥中导波反射特性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利用局部模耦合模型理论上分析了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光纤的光场性质,给出光纤维中存在的正,反向传播的基模场微分方程,以及基模反向耦合系数的数值计算结果,其最高反射系数达1%左右。这种反射光可起着光纤维激光器谐振腔输出端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中,我校化学教研组研究确定了本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范围与要求,因而近年来该科教师此较切实地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兹介绍出来供大家研究参考。(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范围十二年制现行初、高中化学教材,可归纳内为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一些典型元素和它们的化合物以及化学反应与化学基本理论等方面的概念。(1)化学元素概念:①初中主要是氧、氢、碳、铁、铜和铝。②高中主要包括氟、氯、溴、碘,氧、硫、氮、磷,碳、硅,钠、钾、钙、铝和铁。(2)化合物概念:①初中包括水和一些重要的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