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68篇
  免费   5458篇
  国内免费   5458篇
化学   7797篇
晶体学   187篇
力学   4090篇
综合类   1160篇
数学   13833篇
物理学   12717篇
  2024年   176篇
  2023年   694篇
  2022年   731篇
  2021年   739篇
  2020年   595篇
  2019年   781篇
  2018年   533篇
  2017年   824篇
  2016年   879篇
  2015年   1028篇
  2014年   2032篇
  2013年   1537篇
  2012年   2034篇
  2011年   2163篇
  2010年   1946篇
  2009年   2092篇
  2008年   2796篇
  2007年   1892篇
  2006年   1759篇
  2005年   1910篇
  2004年   1592篇
  2003年   1639篇
  2002年   1404篇
  2001年   1254篇
  2000年   954篇
  1999年   818篇
  1998年   733篇
  1997年   627篇
  1996年   584篇
  1995年   580篇
  1994年   529篇
  1993年   344篇
  1992年   367篇
  1991年   345篇
  1990年   329篇
  1989年   255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这部分内容除了学习一些规则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公式外,重点是两种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和两个度量性质(夹角和距离).在位置关系和度量性质的学习中,树立"转化"的思想方  相似文献   
992.
题目[1]在△ABC中,D、E分别为边AB、AC的中点,BE与CD交于点G,△ABE的外接圆与△ACD的外接圆交于点P(P≠A),AG的延长线与△ACD的外接圆交于点L(L≠A).  相似文献   
993.
代数与几何是初中数学的两个分支,而数形结合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学题中大量的数式问题隐含着形的信息,将抽象复杂的数量关系通过形的直观而形象地揭示出来,往往可获得新颖而简捷的解题思路.下面向大家介绍几例代数问题的几何解法.有些代数问题采用几何解法,不仅非常简明、快捷,而且还别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994.
在省级初中数学骨干老师培训班上,一位报告人在讲座之前,首先向学员展示了一道初中数学"难"题.据她说,很多数学老师做不出,她用《几何画板》探求出了问题的答案,并在答案的启发下找到了解题的方法.但没有介绍她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995.
在些题目若利用一般方法可能很难解,而利用平方法解就变的很容易了,下面举例说明.例1已知a=7~(1/2)+5~(1/2),  相似文献   
996.
1.问题提出波利亚说:"为了得到一个方程,我们必须把同一个量以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也就是将一个量"算两次",从而建立相等关系,  相似文献   
997.
《中学生数学》2010年8月(上)封三《利用方差非负性巧解求最值》一文,短小精悍,创意新颖,但美中不足的是问题2"求函数y=槡5-2x+槡3+2x的最大值"的解题过程中,没有带出最小值.事实上,这个题目是有最小值的,利用文中的方法是无法获解最小值的.课间我们经过讨论,获得了解决最小值的几个方案,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能够"一石二鸟".  相似文献   
998.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AS、ASA、AAS和SSS.如何恰当地运用这些判定方法,关键在于快速地找到说明全等的条件,基本思路如下:  相似文献   
999.
阅读贵刊2010年第4期(下)刊载的欧阳明珍同学的习作《巧添平行线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后,对欧阳明珍同学的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表示赞赏,对利用平行线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作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经认真研  相似文献   
1000.
近年来的各地中考中出现了很多以函数中的运动为题材的中考压轴题,这类试题集中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知识于一体,综合性、探究性较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探究、逻辑推理能力,知识的整合能力,是学生展示个性思维及发散创新的好平台.本文从2010年全国中考试题中精选三例,进行解析,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